歌者奥义书 阿九(2000)现代汉语译本 Translated from Robert Ernest Hume, The thirteen principal Upanishads. Geoffrey Cumberle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部分词汇新旧译名对照表 梵语拉丁转写 旧译 新译 āditya 阿提耶 阿迪提 Agni 阿耆尼 阿格尼,圣火 asura 阿修罗 阿苏拉,魔鬼 atarva 阿闼婆 阿塔尔瓦 ātma 自我 自我,灵魂 bhāmanī 婆摩尼 带来光明的人 brahma 梵 梵,梵天 Brahman 婆罗门 布拉曼,祭司 deva 提婆 神,天神 Indra 因陀罗 因德拉 Krishna 拘里湿那 克里什那 Ksatriya 刹帝利 刹帝利,王侯 manu 摩奴,摩笯 马努 Prajāpati 生主 生命之主,普罗扎帕提 prāna 生息 生命之气,生命 purusa 布卢沙 布卢沙,原人 rig (ric) 梨俱 梨俱 Rudra 楼陀罗 如得拉,风暴之神 sāman 娑摩,沙摩 萨满 samyadvāma 三昧婆摩 集可爱于一身者 shāndilya 僧提耶 香迪里耶 soma 苏摩 苏摩 shtotra 释多罗赞歌 赞歌 shūdra 首陀罗 贱民 shvetaketu 斯凡泰凯妥 希维塔开度 udgātri 优芨多祭司 歌咏祭司 udgītha 优芨多 吾吉它,高歌 upasada 优婆沙提仪式 乌帕撒大 Vaishya 吠舍 维希亚,商贾 vāmanī 伐摩尼 赐福者 Vāyu 梵由 瓦由,风神 veda 吠陀 韦达 Virocana 毗罗诃那 维罗加纳 yajur 夜柔 夜柔 第一篇(Prapāthaka) 第一章(Kanda) 1. 唵!当尊这个音节为吾吉它(udgītha,优芨多,高歌,祭礼中最高潮的部分),因为‘唵’是人们高歌的开始。更 深的道理如下所述: 2. 万物的精华是土。 土的精华是水。 水的精华是木。 木的精华是人(purusha,布鲁沙,原人)。 人的精华是话语。 话语的精华是梨俱(rig,颂诗)。 颂歌的精华是萨满(sāman,沙摩,唱神)。 萨满的精华是吾吉它。 3. 这是精华中的精华,是最高的,至尊的,是八重精华中的第八重,即吾吉它。 4. ‘何谓梨俱?何谓萨满?何谓吾吉它?’于是议论迭起。 5. 颂诗是话语。萨满是呼吸(prāna)。吾吉它是唵这个音。是的,这里有两两对应:话语与呼吸,梨俱与萨满。 6. 这对应在唵中合而为一。是的,当一种对应出现,它们确实能满足对方所求。 7. 理解这一点,心怀盼望者无疑就尊这个音节为吾吉它。 8. 是的,这个音是赞许;人在赞许事物时说的就是唵(可与基督教的amen比较)。是的,它是满足,也是赞许。知道 这一点,如愿以偿者无疑就尊这个音为吾吉它。 9. 接着就有了三重认知:主事祭司(Adhvaryu)说唵许愿,赞颂祭司(Hotri)诵唵以求,歌咏祭司(Udgātri)高歌 唵以尊崇这伟大、精华的音节。 10. 知其然与不知其然者都在吟唱,但知与不知相去甚远。带着知识、信心(shraddha,信,faith)和奥秘(upa- nishad)来做的人,当然事半功倍。这就是对这个音的进一步解释。 第二章 1. 是的,当普罗扎帕提(Prajāpatis,生主)的后裔,诸天神和阿苏拉(阿修罗,魔鬼)们相互竞争的时候,神灵 们就各唱各的吾吉它,并着想:‘这样我们就能胜过他们!’ 2.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呼吸。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嗅到香气与臭气,因受魔鬼之扰。 3.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话语。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说出真实与谎言,因受魔鬼之扰。 4.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眼睛。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见到美景与恶象,因受魔鬼之扰。 5.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耳朵。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听到该听的和不该听的声音,因受恶 鬼之扰。 6.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心智。魔鬼以邪恶使其磨难,所以在吾吉它中人一并想象出该想与不该想的,因受魔鬼之 扰。 7. 然后,他们就以吾吉它为口中的呼吸。当魔鬼出击时,就被打得粉碎,正如人撞到坚石而粉身碎骨。 8. 正如一把泥土砸向磐石,当人以恶念攻击明白这个道理者,或想伤害他时,也必摔得粉碎。这明道者即是坚石。 9. 在此呼吸中既不闻香气,也不闻臭气,因为魔鬼无法将其骚扰。吃喝时如伴此呼吸,就能保护别的生命之气。若 不能发现这一道理,则必然灭亡,张着口撒手而去。 10. 远古的诗人以高歌推崇这个音。人们就想那真是远古的诗仙,因为它是手足的精华,故而如此。 11. 大吕之主(Brihaspati)以高歌尊崇这个音。人们就信那真是大吕之主,因为话语为大,即是主,故而如此。 12. 阿雅西亚(Ayāsya,意义不详)以高歌尊崇这个音。人们就信那真是阿雅西亚,因为它自口中(āsya,口)而出, 故而如此。 13. 巴卡达而比亚(Baka Dālbhya)知道它,他做了乃米沙人的歌咏祭司。他常向他们吟唱他们心中所盼。 14. 好的祈愿歌手一定会懂得这个道理,并以此音为吾吉它。关于它自身就是如此。 第三章 1. 关于神界:那照耀在远方的,当尊之为吾吉它。是的,当他上升,他为一切生物高唱。当他升起,他驱散黑暗与 恐惧。是的,谁知道这个,就必为黑暗与恐惧的驱逐者。 2. 这口中的呼吸与它(太阳)可比,此者温暖,彼者亦然。人们将此命名为声音(svara),将彼也称为声音(svara, 与svar‘光’接近),且是回声(pratyā-svara)。所以,当以高歌尊崇二者。 3. 但人也应将散气(vyāna)尊为吾吉它。当人吸气,称为吸(prāsha);当人呼出气,称为呼(apāna)。呼与吸的 交点就是散气。话语乃是散气,因此人在说话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4. 梨俱是话语,所以诵梨俱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萨满是梨俱,所以唱萨满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吾吉它是萨满, 所以唱吾吉它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5. 其他的所有动作都需要力气,比如钻燧取火、赛跑、弯弓等,作这些动作时既不吸气也不呼气。故此要以高歌尊 崇散气。 6. 但人也要尊崇吾吉它的各个音节:ud、gī、tha。ud是呼吸,因为在呼吸中起兴(ut-tisthati);gī是话语, 因为人们将话语称为词语(giras);tha是粮食,因为整个世界都在食品之上建立(sthita)。 7. ud是天;gī是中间界;tha是地。 ud是太阳;gī是风;tha是火。 ud是萨满韦达(沙摩吠陀);gī是夜柔韦达;tha是梨俱韦达。 话语之中有奶,就是话语之奶本身,供应他,使他滋养丰富,成为饱食者,并因此尊崇吾吉它的三个音节:ud、 gī、tha。 8. 现在讨论愿望的实现: 当以如下之物为庇护所。 当在萨满里求护佑,在那里准备唱一支歌。 9. 当在梨俱里求护佑,在往昔的诗仙中求,在他想为之唱一首歌的神灵之上。 10. 当求护佑于他想唱的那支歌的节拍之中。当求护佑于他想以此为自己唱一首歌的颂歌之中。 11. 当求护佑于天国的一方,他真想朝着它,唱一首歌。 12. 最后,要到自己身上唱一首歌,仔细的思想自己的愿望。是的,他的愿望必将实现,当他向往时场着一首歌。 是的,当他向往时唱着一首歌。 第四章 1. 唵!要以高歌来尊崇这个音节,因为‘唵’是人们高歌的开始。更深的道理如下所述: 2. 是的,当众神怕死时,就求护佑于三种知识(三韦达)。他们以音步为衣覆盖(acchādayan)自己。由于他们以 此为衣,所以音步读作褰褡(chandas)。 3. 死亡看见他们,在梨俱中,在萨满中,在夜柔中,就像在水中看见鱼。当他们察觉这样,就被梨俱、萨满和夜柔 激发,在音步中求得护佑。 4. 是的,当人唱完一首梨俱,他发出一声‘唵’;当他唱完一首萨满或是夜柔时也是如此。这声音就是那个音节。它 不死、无畏。众神躲避于其中,因此不死而无畏。 5. 所以知道的人就发出这个音节,在这不死、无畏的音中求得护佑。既然众神都能在其中得永生,那人也可不死。 第五章 1. 这样,吾吉它就是唵,唵就是吾吉它。所以,吾吉它就是太阳,它就是唵,因为它不时发出‘唵’之声。 2. ‘我独自赞美它,所以你是我唯一的(子)’乔希达基对他儿子说。‘细想它变幻的光芒,你必得多(子)。’关于 神界的道理就是如此。 3. 现在讨论自我。 要将吾吉它尊为口中之气,因为它时常发出‘唵’之音。 4. ‘我独自赞美它,所以你是我唯一的(子)’乔希达基对他儿子说。‘将呼吸作为多来赞颂,你必得多(子)。’ 5. 于是,吾吉它就是唵,唵就是吾吉它。带着这样的思想,自赞颂祭司的座上,就使唱走调的吾吉它又回到正调。 是的,回到正调。 第六章 1. 梨俱是土,萨满是火,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这土,ama是火,合起来就是sāma。 2. 梨俱是中间界,萨满是风,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中间界,ama是风,合起来 就是sāma。 3. 梨俱是天,萨满是太阳,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天,ama是太阳,合起来就是 sāma。 4. 梨俱是月宫,萨满是月亮,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月宫,ama是月亮,合起来 就是sāma。 5. 现在,梨俱是太阳的白光,萨满是暗夜和至黑,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 6. 现在,sā是太阳的白光,ama是黑夜,是至黑,合起来就是sāma。 现在,那太阳中所见的闪金光者有金色的胡须和金色的头发。他超绝地灿烂,辉煌到指尖。 7. 他的双眼宛如卡比亚萨的莲花。他的名是至高(ud)。他被高举于群魔之上。是的,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也高升于群 魔之上。 8. 他的两支歌(gesshau)即是梨俱和萨满,因此它们叫做吾吉它,歌咏祭司(Udgātri)就是这样得名的,因为他是 这至高者的歌者(gātri)。他是太阳以远的境界的主宰,诸神的愿望的主宰。关于神界的事就是如此。 第七章 1. 再讨论自身的方面。 梨俱是话语,萨满是呼吸,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话语,ama是呼吸,合起来 就是sāma。 2. 梨俱是眼睛,萨满是灵魂(ātman,自我),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眼睛,ama 是灵魂,合起来就是sāma。 3. 梨俱是耳朵,萨满是心智(mind),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耳朵,ama是心智, 合起来就是sāma。 4. 现在,梨俱是明媚的眼神,萨满是黑夜与至黑,萨满是基于梨俱的。所以所以唱萨满时也基于梨俱。sā是明媚的 眼神,ama是黑夜与至黑,合起来就是sāma。 5. 这样,眼睛中的小人儿就是颂诗(ric),是萨满(sāman),是祝诵(uktha),是祭礼的程式(yajus),是祷告 (brahman)。这个小人儿的形态与太阳中的那个人完全一样。献给前者的歌爷献给后者。前者的名也是后者的名。 6. 他是这人间以下的世界的主宰,凡人的愿望的主宰。所以手持诗琴的歌手歌唱他,他们也由此生财。 7. 于是,知道这道理的人在唱萨满时将二者一起歌唱,通过前者,他赢得前者所在的境界更高的境界,以及诸神的 心愿。 8. 通过后者他赢得后者所在之界以下的境界。故此,懂得这个道理的歌咏祭司会问:‘我的歌能为你带来什么?’因 为他确实是以歌声遂人心愿的主宰,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唱萨满,是的,唱萨满。 第八章 1. 有三个精通吾吉它的人:西拉卡-夏拉伐提亚、佳吉达亚那-达勒比亚,还有普拉瓦哈那-扎依瓦力。他们说: ‘我们既精于吾吉它。来吧!就让我们来讨论吾吉它!’ 2. ‘那好啊,’他们说,就一起坐下来。普拉瓦哈那-扎依瓦力就说:‘你们二位先说吧。两个婆罗门在说话时,我 愿聆听他们的话语。’ 3. 西拉卡-夏拉伐提亚对佳吉达亚那-达勒比亚说:‘这样吧,我先问你,’他说。‘我的问题是:’ 4. ‘萨满止归于何物?’ ‘声音,’他答道。 ‘声音止归于何物?’ ‘呼吸,’他答道。 ‘呼吸止归于何物?’ ‘食品,’他答道。 ‘食品止归于何物?’ ‘水,’他答道。 5.‘水又止归于何物?’ ‘彼岸世界,’他答道。 ‘彼岸世界有止归于何物?’ ‘人不能超越天国,’他答道。‘我们的萨满是建立于天国之上的,因为萨满被赞为美如天国。’ 6. 是西拉卡-夏拉伐提亚对佳吉达亚那-达勒比亚说:‘达勒比亚啊,你的萨满肯定没有用。如果有人说“你的头必 落地,”你的头就必落地。’ 7. ‘请吧!先生,我愿聆听你的教诲。’ ‘学着点,’他说。 ‘彼岸世界止归于何物?’ ‘此一世界,’他答道。 ‘此一世界止归于何物?’ ‘人不能超越支撑他的世界,’他答道。‘我们的萨满是建立于作为支撑的此一世界的,因为萨满被赞为支柱。’ 8. 普拉瓦哈那-扎依瓦力于是对他说:‘夏拉伐提亚啊,你的萨满确实走到尽头了。如果有人现在说“你的人头必将 落地,”则你的头就必落地。’ ‘请吧!先生,我愿聆听你的教诲。’ ‘学着点,’他说。 第九章 1.‘此一世界止归于何物?’ ‘止于空(space),’他说。‘是的,一切都出于空。他们又消失而归于空,因为空自己就大于这所有的一切;空 就是终极目标。 2.这是最好的吾吉它,是永无止境的。最好的就是他的,他赢得了最好的世界。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唱出最好的吾 吉它。 3.阿提旦旺-肖那克向乌达拉香迪力讲述这个吾吉它时,他还说:“只要你的后人中还有人知道这个吾吉它,他们就 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卓越的生活,一种近乎彼岸世界的生活。”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拥有世界上最卓越的生活,一种近乎 彼岸世界的生活。是的,彼岸世界。 第十章 1. 在俱卢之境,有一次遇到冰雹之灾。村里住着一个富人,还有一个穷人名叫乌夏斯提-贾克拉颜那,他妻子名叫 阿提吉。 2. 他在那个富人吃豆时向他乞讨,富人对他说:‘除了摆在面前的这些,真的没有更多的了。’ 3. 他说:‘那就将这些给几个给我吧。’ 富人就给了他,并说:‘这里有水。’ 他说:‘真的,你就让我喝这喝剩的水吗!’ 4.‘这些豆子不也是吃剩的吗?’ ‘是的,我要是不吃这豆子,恐怕就活不下去了,’他说。‘水我倒可以随时想喝就喝。’ 5. 他吃完后,将剩下的带给妻子。她已经要到许多吃的了,但她要了这些豆子,把别的扔在一边。 6. 次日他起床时说:‘我们能讨到吃的,不也能讨到点钱吗?不久国王就要为自己举行一场祭礼了。说不定他会找 我担任主持祭司呢。’ 7. 他妻子说:‘我的主人,你先吃豆子吧。’当他吃完出发,去参加祭礼,祭礼早已经开始了。 8. 当赞颂祭司们刚要开始唱诗的时候,他走到他们身边。然后他对唱诗祭司说: 9. ‘唱诗祭司,如果你要唱序曲了,还不知道与序曲有关的神,你的人头就要落地了。’ 10. 他又对赞颂祭司说:‘赞颂祭司,如果你要唱吾吉它了,还不知道与吾吉它有关的神,你的人头就要落地了。’ 11. 他又如法炮制地对和应祭司说:‘和应祭司,如果你要唱和应曲了,还不知道与和应曲有关的神,你的人头就要 落地了。’ 他们就都停下来,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十一章 1. 这时祭礼主持人对他说:‘先生,我真想认识你。’他回答说:‘我是乌夏斯提-贾克拉颜那。’ 2. 主持就说:‘先生,我一直在四下找你,想请你担任这些祭祀职位。真的,只是没找到你,才请了别的人。’ 3. ‘但这次,一定要恭请你为我做完这场祭礼。’‘行,’他说。‘但这次还是让他们这些既定的人去唱诗吧,不过你 得给我给他们一样的钱。’‘行,’主持说。 4. 这时唱诗祭司走过来,对他说:‘先生,你对我说:唱诗祭司,如果你要唱序曲了,还不知道与序曲有关的神, 你的人头就要落地了。你说的神究竟是什么?’ 5. ‘是呼吸,’他回答说。‘是的,世上所有生物都是生时带着呼吸来,死时带着呼吸去。这就是与序曲有关的神。 假如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就去唱序曲,那你的人头早就落地了,我可是早就给你说过了。’ 6. 这时赞颂祭司走过来,对他说:‘先生,你对我说:赞颂祭司,如果你要唱吾吉它了,还不知道与吾吉它有关的 神,你的人头就要落地了。你说的神究竟是什么?’ 7. ‘是太阳,’他回答说。‘是的,世上所有生物都在太阳升起时歌唱它。这就是与吾吉它有关的神。假如你连这个 都不知道就去唱吾吉它,那你的人头早就落地了,我可是早就给你说过了。’ 8. 这时和应祭司走过来,对他说:‘先生,你对我说:和应祭司,如果你要唱和应曲了,还不知道与和应曲有关的 神,你的人头就要落地了。你说的神究竟是什么?’ 9. ‘是食品,’他回答说。‘是的,世上所有生物都靠食品为生。这就是与和应曲有关的神。假如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就去唱和应曲,那你的人头早就落地了,我可是早就给你说过了。’ 第十二章 1. 现在说说狗的吾吉它: 巴卡-达勒比亚,又叫格拉瓦-梅特烈亚,出门学韦达。 2. 他遇上一条白狗。它身边聚集着几条别的狗对它说:‘尊者,你能以唱歌给我们要些吃的吗?我们真的很饿啊。’ 3. 它就对它们说:‘明早你们就在这里跟我会合。’巴卡-达勒比亚,又叫格拉瓦-梅特烈亚,就继续观察。 4. 于是,即便是这里的祭司,当要开始唱外帕瓦玛那经时,都手挽着手小步滑移,它们也是这样滑移。然后,它们 一切坐下,开始清喉调音。 5. 它们唱道:‘唵,让我们吃。唵,让我们喝。唵,愿瓦如那、生命之主和萨维特里将食品带到这里!啊,食品的 主宰,将食物带到这里!是的,带到这里!唵!’ 第十三章 1. 是的,hā-u这个音就是世界,[因为这个感叹词在拉丹塔拉萨满里出现,并等同于大地]。(本章加在方括号里 的句子是商羯罗的经注) hā-I这个音是风,[因为这个感叹词在伐摩德维萨满里出现,指的是风与雨水的来源]。 atha这个音是月亮,[因为万物都建立(sthita)于食品(anna)之上,而月亮一词中有食品]。 iha这个音是一个人自己,[因为他在这里(iha)]。 ī这个音是阿格尼(Agni,阿耆尼),[因为献给阿格尼的所有萨满都以ī这个音结束]。 2. ū这个音是太阳,[因为人们都在它升起(ū-rdhvam)时歌唱它]。 e这个音是祈求,[因为人们在招呼人时就说‘来吧!’(e-hi)]。 au-ho-i这音是维希沃德瓦诸神,[因为这个感叹词出现在献给维希沃德瓦诸神的萨满里]。 hiń这个音是始祖,[因为Prajāpati这个词没有具体规定,而hiń这个音也不明了]。 svara这个音是呼吸,[因为呼吸是声音的来源]。 yā这个音是食物,[因为世上无论何物都需要食物才能移动(yati)]。 vāc这个音是维拉吉,[因为这个感叹词出现在献给维拉吉的萨满里]。 3. hum这个音是第十三个感叹词,意义不明。 4. 话语之中有奶,对于知道这一奥秘的人,它就是话语之奶,供应他,使他滋养丰富,成为饱食者。是的,对知道 这一奥秘的人而言。 第二篇 第一章 1. 唵!毫无疑问,尊崇整个萨满(samasta)是好的(sādhu)。毫无疑问,任何好的事情,人们都称之为sāman,就 是丰美的意思;任何不好的事情,都可称为a-sāman,就是不足的意思。 2. 还有,人们说:‘他带着善意(sāman)与他接近’,意思是说,他向他示好(sādhu)。而‘他不怀好意地与他接近’ 就是说,他以不好的态度接近他。 3. 还有,人们说:‘哦,我们有好东西!’如果那东西是好的(sādhu),那就是说:‘哦,很好!’反之,如果那东西 不好,就说‘我们无sāman!’意思就是:‘哦,不好!’ 4.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以萨满为善,好品质一定会展现在他的身上。 第二章 1. 在世间,当想起五萨满。 土是吭声清清嗓子(hińkāra)。 火为序曲(prastāva)。 中间界为吾吉它(udgītha)。 太阳为和应曲(pratihāra)。 天空为终曲(nidhana)。 它们的次序是一个比一个更高。 2. 现在将次序反过来: 天空是吭声清清嗓子。 太阳是序曲。 中间界是吾吉它。 火是和应曲。 土是终曲。 3. 这些词,无论正序或反序,对懂得这个道理并尊崇五萨满的人都大有裨益。 第三章 1. 骤雨之中,应想起一首五萨满。 迎雨之风为清喉。 云为序曲。 雨为吾吉它。 雨越来越小并有雷声,这就是和应曲。 2. 雨过天晴,这就是终曲。是的,这场雨是为懂得这个道理,并在骤雨之中唱起五萨满的人而下的。 第四章 1. 在万水之中,当想起一首五萨满。 云彩聚会为清喉。 雨未序曲。 东逝之水为吾吉它。 西去之流为和应。 大海为终曲。 2. 懂得这个道理并在水中唱起五萨满的人必不在水中灭亡,而将拥有大水。 第五章 1. 寒暑交替之间,当想起一首五萨满。 春天为清喉。 夏天为序曲。 雨季为吾吉它。 秋天为和应。 冬天为终曲。 2. 懂得这个道理并在寒暑交替之间唱起五萨满的人,季节将使他得益,使他季节丰满。 第六章 1. 在动物里,当想起五萨满。 山羊为清喉。 绵羊为序曲。 母牛为吾吉它。 烈马为和应。 人为终曲。 2. 懂得这个道理并在动物身上看到五萨满的人,牛羊将归于他的名下,使他牲畜兴旺。 第七章 1. 在生命之气中间,当想起最好的五萨满。 呼吸为清喉。 话语为序曲。 眼睛为吾吉它。 耳朵为和应。 心智为终曲。 它们确是最好的。 2. 懂得这个道理并在生命气息之间看到五萨满的人,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 关于五就讲这么多。 第八章 1. 现在讨论七。 于话语之间当想起七萨满。 话语中的hum都是清喉。 其中的pra是序曲。 其中的ā是开篇(ādi)。 2. 其中的ud是吾吉它。 其中的prati是和应。 其中的upa是尾声(upadrava,接近结束的曲子)。 其中的ni是终曲。 3.话语之中有奶,对于知道这一道理并在话语之间发现七萨满的人,它就是话语之奶,供应他,使他滋养丰富,成为 饱食者。 第九章 1. 现在,要尊远方的太阳为七萨满。它永远同一(sama),因此是萨满。虽然人们寻思:‘朝向我吧,朝向我吧!’ 它却对每个人都是同一的,因此它是萨满。 2. 要知道世上的一切都与它息息相关。日升之前为清喉,牲畜们与之相关,所以他们也嚎叫。他们也是这清喉曲的 参加者。 3. 太阳初旦为序曲,人与之相关,所以他们需要赞美(prastuti),渴望称颂。是的,他们是序曲的参加者。 4. 当招聚母牛的时辰到来,就是开篇了。鸟类与此有关,所以它们可以在毫无凭借(an-ārambana)的空中支承着 (ādāya)自己并四处飞翔。它们是开篇的参加者。 5. 现在恰是正午,这就是吾吉它。诸神与之有关,所以它们是普罗扎帕提最优秀的子孙。是的,他们是这吾吉它的 参加者。 6. 现在是午后的未时,和应曲的时分。胎儿们与此有关,因此他们被怀着(pratihrita)而不坠下。他们也参加了 和应曲的吟唱。 7. 现在是日落前的申时,就是尾声的时分。野兽们与之有关,所以它们见人时就走到(upadravanti)巢穴之中。 是的,它们参加了萨满的尾声。 8. 最后,日影方落,到了终曲的时分。父辈们与此相关,所以人们在父辈身边卧下(ni+√dhā)。是的,他们是终曲 的参加者。 第十章 1. 故此,当以萨满超越死亡,因它是有节律的(sammita)。hińkāra有三个音节,prastāva也有三个音节,因此 是一样的(sama)。 2. ādi有两个音节,pratihāra有四个音节,都与三音节差异个音节,因此在这一点上也是一样的。 3. udgītha有三个音节,upadrava有四个音节,三个跟三个是一样的,一个音节多出来。都有三个以上音节,这 也是一样的。 4. nidhana有三个音节,这也是一样的。这些字共有22个音节。 5. 以其中21个音节可以得到太阳。是的,太阳是离此处地21位(据说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有12个月又5个季节又3重 天,合起来是20,所以太阳处于第21的位置)。以此22之数,人可赢得太阳以远的世界。那就是天国(nākam),就 是那无忧之土。 6. 知道这个道理的,并且以有节律的七萨满超越死亡的人,他将得到太阳般的胜利;比太阳更高的胜利也必属他! 第十一章 1. 以心智为清喉,话语为序曲,眼睛为吾吉它,耳朵为和应,呼吸为终曲。这就是由众生名之气息织成的伽耶特里 (Gāyatri)萨满。 2. 知道这伽耶特里萨满乃是由生命的气息织成的人必为生命之气的拥有者,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 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当有大志,此为天条。 第十二章 1. 他将柴火架在一处,以为清喉;烟羽为序曲;烈火为吾吉它;焦炭为和应,熄灭之火为终曲。它将完全熄灭,正 如曲终。这就是由火编织的拉坦塔拉(Rathantara)萨满。 2. 道拉坦塔拉萨满是以火编织而成者必得饱足,有着出众的神圣知识,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 成群,声名鹊起。人决不可呷饮后朝火吐痰,此为天条。 第十三章 1. 他以呼召为清喉;他以恳求为序曲;他与那女子同睡为吾吉它;他睡在女子身上为和应曲;他完事为终曲。他做 完了一切正如曲终。这就是依据男女交合编织而成的伐末德维(Vāmadevya)萨满。 2. 知道伐末德维萨满乃是依交合之事编织而成者,必得交合之乐,且以交合生儿育女,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 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决不可远离女色,此为天条。 第十四章 1. 喷薄之日为清喉;日上三竿为序曲;正午为吾吉它;午后为和应;日落为终曲。这就是依太阳而编织的布里赫德 (Brihad)萨满。 2. 知道布里赫德萨满乃是依太阳而作的人,必成为卓越的食者,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成群, 声名鹊起。人决不可因其炎热而挑剔太阳,此为天条。 第十五章 1. 薄雾四起为清喉;云彩丛生为序曲;下雨即是吾吉它;雨渐止而闻雷声,此为和应曲;雨过天晴为终曲。这就是 依降雨(pārjanya)而编织的维濡泊(Vairūpa)萨满。 2. 知道维濡泊萨满乃是依降雨而作的人必得杂色(vi-rūpa)与纯色(su-rūpa)的牛羊,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 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决不可因天降雨水而责天,此为天条。 第十六章 1. 春为清喉;夏为序曲;雨季为吾吉它;秋为和应曲;冬为终曲。这就是依季节而编的维拉扎(Vairāja)萨满。 2. 知道维拉扎萨满乃是依时节而作的人必如王者(virajati),光被子孙牛羊,有充足的神圣学问,也达到完满的 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决不可埋怨时节,此为天条。 第十七章 1. 土为清喉;中间界为序曲;天空为吾吉它;诸天为和应;大海为终曲。这就是依天下而编的夏克瓦里(shakvari) 萨满。 2. 知道夏克瓦里萨满乃是依天下而作的人必得天下,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 人决不可怨恨世界,此为天条。 第十八章 1. 山羊为清喉;绵羊为序曲;母牛为吾吉它;烈马为和应;人为终曲。这就是依生物而编的若瓦提(Revatī)萨满。 2.知道若瓦提萨满乃是依生物而作的人必得牲畜,并达到完满的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 决不可怨恨牲畜,此为天条。 第十九章 1. 长发为清喉;皮肤为序曲;血肉为吾吉它;骨头为和应;骨髓为终曲。这就是依身体而编的亚之那雅支尼亚 (Yajshāyajshīya)萨满。 2. 知道亚之那雅支尼亚萨满乃是依身体器官而作的人,必享有自己的身体,他的各器官必不致有病恙,也必达到完 满的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一年也不能吃骨髓,此为天条。或者说,根本就不该吃骨髓。 第二十章 1. 阿格尼圣火(Agni)为清喉;风神瓦由(Vayu)为序曲;太阳神阿笛提亚(āditya)为吾吉它;那查特拉繁星 (Nakshatras)为和应;月神千德拉玛(Candrama)为终曲。这就是依诸神明而编的拉扎那(Rājana)萨满。 2. 知道拉扎那萨满乃是依诸神而作的人必入同样的境界,与这些神灵齐位并且融为一体(sāyujya),也必达完满的 命数,长寿且子孙满堂,牛羊成群,声名鹊起。人决不能怨恨婆罗门,此为天条。 第二十一章 1. 三部韦达为清喉;三重世界为序曲;火神、风神和日神为吾吉它;众星、鸟群和光芒为和应;蛇虫、甘达尔瓦 (Gandharvas)和先人为终曲。这就是依诸天而作的萨满。 2. 知道拉扎那萨满乃是依诸神而作的人自己称为诸天。 3. 有诗云: 所有三重的事物都是五萨满, 比它们更好更高者了无一物。 4. 谁知道这个实事,也就洞悉了宇宙; 诸天在他面前也将一一臣服。 要谨守这样的意念:‘我就是宇宙!’这就是天条。这就是天条。 第二十二章 1.‘我选择了咆哮如野兽的萨满’――这就是献给阿格尼的吾吉它。形式不固定的部分归生命之主普罗扎帕提;固定的 部分归苏摩;柔软而平顺的归风神;平顺而强烈的归因德拉;鹭巢般的归祈祷之主布里哈斯帕提(Bshhaspati);尖 锐刺耳的归伐如那。你可以每一种都练习,但一般要避免去碰归伐如那的部分。 2.‘让我以歌唱获取属神的永生’――人要靠歌唱来获得它。‘让我以歌唱得着给先人的祭品、给人类的希望、给牛群的 水草、给献祭者的天国般的世界,以及给我自己的粮食’。要仔细地歌唱每一个段落,并未心中思想。 3. 一切元音都是因德拉的自我(ātman),所有摩擦音都是普罗扎帕提的自我,而所有其他辅音都是死神墓里丢 (Mrityu)。 如果指责别人的元音不好,就可以对那人这样说:‘我乞求因德拉的保护,让他来回答你。’ 4. 若是指责别人的摩擦音不好,就可以对那人这样说:‘我乞求普罗扎帕提的保护,让他来鞭打你。’ 若是指责别人的其他辅音不好,就可以对那人这样说:‘我乞求墓里丢的保护,让他来火灸你。’ 5. 所有元音都应发得洪亮,并思想着:‘我要给因德拉增加力量。’所有摩擦音都要发得明白,不要草草带过,不要 省略掉,并要思想着:‘我要将自己交托给普罗扎帕提。’所有别的辅音都要发得缓慢,不要彼此混淆,并要思想着: ‘我要自死神那里撤走我自己。’ 第二十三章 1. 责任有三个方面。献祭、学习韦达、施舍是其一。苦行是其二。对寄读于师尊家里的梵学生(brahmancārin)来 说,永远在师尊家里寄读是其三。能力行此三者的人即有功行,在梵中坚立者必得永生。 2. 普罗扎帕提沉思了(或可译为孵化了)世界。自他所沉思的事物中发出三种知识。他沉思这个音节(唵)。当它被 沉思时,自它之内发出这样一些音:hbūr、bhuvah、svar。 3. 他沉思着它们。当它们被沉思时,自它们之中发出唵。正如一根枝条上串着很多叶子,所有的话语都串在唵上。 是的,唵就是宇宙。真的,唵就是诸天界。 第二十四章 1. 释经者们(brahmnvādin)说:‘因晨间泼洒的苏摩归瓦苏(Vasus),正午的苏摩归如德拉(Rudras),第三次苏 摩归阿笛提亚和维希沃德瓦,那么,何处是献祭者的世界?’如果不知道,怎么能正确地做完献祭呢?所以要学习怎 样去做。 2. 每日晨祷之前,要坐在伽尔合帕提亚(Gārhapatya)圣火前,面北朝南,向瓦苏们献上一曲萨满: 3. 打开你的世界的门户, 使我们看见你, 好让我们也获取 你无上的威仪! 4. 然后献上苏摩,并说:‘赞美阿格尼,居于泥土和整个世界的神!求你为献祭的我找到一个天地!是的,那时一 个献祭者的乐土!我这献祭者,死后也将去到那乐土。欢呼!请抽去你的樊篱!’说完后就起身站立。与此同时,瓦 苏也会向他泼洒晨酒。 5. 在正午献酒之前,要在阿格尼瑞耶(āgnīhrīya)圣火前,面北向南,向如德拉们献上一首萨满: 6. 打开你的世界的门户, 使我们看见你, 好让我们也获取 你宽广无限的威仪! 7. 他献上苏摩,并说:‘赞美瓦由,居于空中和整个世界的神!求你为献祭的我找到一个天地!是的,那是一个献 祭者的乐土!我这献祭者,死后也将去到那乐土。欢呼!请抽去你的樊篱!’说完后就起身站立。与此同时,如得拉 们也会向他泼洒午酒。 8. 在每日第三次献酒之前,要在阿赫凡尼耶(āhvanīya)圣火前,面北向南,向阿笛提亚和维希沃德瓦献上一首萨 满: 9. 打开你的世界的门户, 使我们看见你, 好让我们也获取 你主宰一切的威仪! 10. 这一首是给阿笛提亚的。给维希沃德瓦的是这样的: 11. 打开你的世界的门户, 使我们看见你, 好让我们也获取 你完满无缺的威仪! 12. 献上苏摩后说:‘赞美阿笛提亚和维希沃德瓦,居于天上和整个世界的神!求你为献祭的我找到一个天地!是 的,那时一个献祭者的乐土!我这献祭者,死后也将去到那乐土。欢呼!请抽去你的樊篱!’说完后就起身站立。与 此同时,阿笛提亚和维希沃德瓦们也会向他泼洒第三次苏摩酒。 13. 是的,知道这一道理的人才知道献祭的完满,真的,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第三篇 第一章 1. 是的,那太阳是诸神之蜜,而它的巢架就是天空。它的蜂房即是中间界,那些酿蜜者即是粒粒光珠。 2. 太阳东侧的光线是它东方的蜜巢,而其中的蜜蜂即是梨俱颂诗。花朵是梨俱韦达,而每滴蜜汁都是梨俱颂诗。 3. 在梨俱韦达之上精心酝酿;当它被酝酿时,自它之中产出瑰丽的精华、明亮、伟力、生机和食粮。 4. 它流出来,自太阳流出。是的,那就是太阳之中红色形体的来历。 第二章 1. 它南侧的光线是它南方的蜜巢,而其中的蜜蜂即是夜柔礼仪。花朵是夜柔韦达,而每滴蜜汁都是夜柔礼仪。 2. 在夜柔韦达之上精心酝酿;当它被酝酿时,自它之中产出瑰丽的精华、明亮、伟力、生机和食粮。 3. 它流出来,自太阳流出。是的,那就是太阳之中白色形体的来历。 第三章 1. 它西侧的光线是它西方的蜜巢,而其中的蜜蜂即是萨满颂歌。花朵是萨满韦达,而每滴蜜汁都是萨满颂歌。 2. 在萨满韦达之上精心酝酿;当它被酝酿时,自它之中产出瑰丽的精华、明亮、伟力、生机和食粮。 3. 它流出来,自太阳流出。是的,那就是太阳之中乌黑形体的来源。 第四章 1. 北侧的光线是它北方的蜜巢,而其中的蜜蜂即是阿塔尔瓦(Athervans)和昂吉拉(Angirases)颂诗。花朵是传 说和古事(itihāsa-purāna),而每滴蜜汁都是萨满颂歌 2. 在阿塔尔瓦和昂吉拉颂诗之上精心酝酿;当它被酝酿时,自它之中产出瑰丽的精华、明亮、伟力、生机和食粮。 3. 它流出来,自太阳流出。是的,那就是太阳之中极黑之形体的来源。 第五章 1. 它顶上的光线是它上方的蜜巢,而其中的蜜蜂即是那隐密的教导(奥义书)。花朵是梵,每滴蜜汁都是它隐密的 教导。 2. 在梵之上精心酝酿;当它被酝酿时,自它之中产出瑰丽的精华、明亮、伟力、生机和食粮。 3. 它流出来,自太阳流出。是的,那就是太阳的中心栗栗颤抖之物。 4. 是的,它们是精华中的精华,因韦达乃是精华,而它们是韦达的精华。是的,它们是蜜汁中的蜜汁,因韦达乃是 蜜汁,而它们是韦达的蜜汁。 第六章 1. 瓦苏们以第一滴蜜汁(梨俱韦达)为食,以阿格尼为嘴巴。是的,诸神既不吃也不喝,他们看看那蜜汁就饱了。 2. 他们进入太阳的那种(红)色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3. 知道这滴蜜汁变成瓦苏中的一位且他们是以阿格尼为嘴巴的人,也是只要看看那蜜汁就饱了的人。他进入同样的 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4. 只要太阳还在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它就会一直拥护着那至上的主宰,瓦苏们至尊的头领(svārājya)。 第七章 1.如德拉们以第二滴蜜汁(夜柔韦达)为食,以因德拉为嘴巴。是的,诸神既不吃也不喝,他们看看那蜜汁就饱了。 2.他们进入太阳的那种(白)色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3. 知道这滴蜜汁变成如德拉中的一位且他们是以因德拉为嘴巴的人,也是只要看看那蜜汁就饱了。他进入同样的形 体,并自其中出来。 4. 只要太阳还在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它就会用两倍的时间在南方升起,在北方落下,它将一直拱卫着那至上的 主宰,如德拉们至尊的头领。 第八章 1.而阿笛提亚们以第三滴蜜汁(萨满韦达)为食,以伐如那为嘴巴。是的,诸神既不吃也不喝,他们看看那蜜汁就 饱了。 2.他们进入太阳的那种(黑)色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3.知道这滴蜜汁变成阿笛提亚中的一位,且他们是以伐如那为嘴巴的人,也是只要看看那蜜汁就饱了。他进入同样 的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4. 只要太阳还在南边升起,在北边落下,它就会用两倍的时间在西方升起,在东方落下,它将一直簇拥着那至上的 主宰,阿笛提亚们至尊的头领。 第九章 1.马如特们(Maruts,风暴之神)以第四滴蜜汁(阿塔尔瓦韦达,阿闼婆吠陀)为食,以苏摩为嘴巴。是的,诸神既 不吃也不喝,他们看看那蜜汁就饱了。 2.他们进入太阳的那种(至黑的)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3.知道这滴蜜汁变成马如特中的一员,且他们是以苏摩为嘴巴的人,也是只要看看那蜜汁就饱了。他进入同样的形 体,并自其中出来。 4.要太阳还在西边升起,在东边落下,它就会用两倍的时间在北方升起,在南方落下,它将一直簇拥着那至上的主 宰,马如特们至尊的头领。 第十章 1.萨狄耶们(Sādhyas)以第五滴蜜汁(诸奥义书)为食,以梵天为嘴巴。是的,诸神既不吃也不喝,他们看看那蜜 汁就饱了。 2. 他们进入太阳中心的那(颤动着的)形体,并自其中出来。 3. 知道这滴蜜汁变成萨狄耶中的一员,且他们是以梵天为嘴巴的人,也是只要看看那蜜汁就饱了。他进入同样的形 体,并自其中出来。 4. 只要在北边升起,在南边落下,它就会用双倍的时间升起直到天顶,在天底落下,它将一直簇拥着那至上的主, 萨狄耶们至尊的头领。 第十一章 1. 继而,当它升至天顶,既不再升,也不垂落。它将孤独地站在中央,如诗中所唱: 2. 它没有垂落到远方的天穹, 也没有升起; 为了这其中的真理,诸神啊, 不要让我的梵被人夺去。 3. 是的,对于知晓这一奥秘者而言,它既不上升,也不垂落,而永远是他的白昼。 4. 梵将它告诉普罗扎帕提(生主);普罗扎帕提又告诉马努(Manu,摩奴);马努又告诉他的子子孙孙。告诉长子 吾达拉卡-阿如尼(Uddālaka āruni,郁陀罗迦阿娄那),他的父亲传扬梵的真理。 5. 是的,父亲可以将梵学教给长子,或者贤德的门徒。 6. 但不能教给别的任何人,纵然有人要给他以海水包围的整个世界,连同所有珍宝,他也要说:‘这要比那些珍贵 得多。这要比那些珍贵的多。’ 第十二章 1. 是的,伽耶特里(Gāyatrī)的节律就是宇宙间所有的一切。是的,伽耶特里是话语,是的,话语歌唱(gāyati) 一切,也保卫(trāyate)一切。 2. 是的,这伽耶特里正如这世界,因为世上的一切在它之上建立,没有任何事物延伸到它以外。 3. 是的,这世界正如人的身体,因为所有生命的气息都在它之中建立,没有超出它以外的。 4. 是的,人的身体正如他的心,因为所有生命的气息都在它之上建立,没有超出它以外的。 5. 这就是由四个篇章组成的,又分为六种的伽耶特里。梨俱颂诗里有一首诗就是指着它而说的: 6. 他的伟大如此广阔, 但布卢沙却更为辽远。 所有生物相加也只是他的四分之一; 另外的四分之三是不死的天神。 7. 是的,梵正如你我身外的宇宙。是的,人身外的宇宙。 8. 正如人体内的宇宙。是的,人体内的宇宙。 9. 正如人心中的宇宙。它就是那圆满的不变者。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必得到这圆满而不变的昌荣。 第十三章 1. 是的,确实如此,这颗心有五个门孔为诸神打开。其中东方的门孔叫普拉那(Prāna),就是眼睛,就是太阳。要 将它奉为那光辉者,为食粮。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必发光,并且吃饱。 2. 它南边的门孔叫维亚那(Vyāna),就是耳朵,就是月亮。要把它当作那昌盛者,那辉煌者。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也必昌盛,也必辉煌。 3. 它西边的门孔叫阿帕那(Apāna),就是话语,就是火。要把它当作那学问渊深者,为食粮。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也必渊深,并得饱足。 4. 它北边的门孔叫萨满那(Samāna),就是心智(mind),就是雨水之神(Parjanya)。要以它为名誉,为佳美。知 道这个道理的人,必有名声,必有佳美。 5. 它顶上的门孔叫乌旦那(Udāna),就是风,就是空间。要以它为生机,为伟大。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必有生机, 也必伟大。 6. 是的,这五位都是梵人(Brahma-men),就是天国的守门者。凡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有五位梵人,就是天国的 守门者,他的家中必出英雄。凡知道这五位梵人和天国门神者,必能到达天堂。 7. 而天国之上光芒四射,光耀万人脊背、万物顶端,身处高天之上、至尊之境的,却与人里面的光恰好一样。关于 它有如此的见证: 8. 当人在身体中触到它,就能感知它的热力。有如此的传闻:当人将耳朵贴近它,就能听见它,如声音,如喧嚣, 又如火焰噼啪作响。要将这光思想为某种他所见闻的东西。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变得美好且有声望。是的,知道 这个道理的人。 第十四章 1. 是的,这一切就是梵。它是宁静的,人当尊崇它,因为它是本源,是归宿,他在其中呼吸。因此,真的,人由目 的性构成(kratu-maya)。根据他在世界上的目的性,同就开始走向那个目的。因此,让他为自己建立一个目的吧。 2. 有智力者,他以生气(prāna)为体,以光为形,以真理为思想,心(ātman)为空间,包容一切创造、一切愿望、 一切气息、一切味道,涵盖整个世界,静默无言也无所萦怀:它是我心中的自我,比一粒米还小,比一粒大麦还小, 比芥子还小,比粟米还小;他是我心中的自我,比地还大,比环绕地的这空还大,比天还大,比整个世界还大。 3. 它包容一切创造,一切愿望、一切气息、一切味道,涵盖整个世界,静默无言也无所萦怀:它是我心中的自我, 是梵。当我离开这世界,我将进入他之中。谁若是信这个道理,就不再悬疑。--香提列(shāshdilya,僧提耶)如 是说,是的,香提列如是说。 第十五章 1. 那胸膛以中间界为腔, 以大地为底而永不败坏。 它的角是天庭的柱石, 它的顶孔是天。 它的胸膛是珍宝的储藏室, 在它里面世上的一切在此歇息。 2. 它的东方叫祭勺(juhū, Sacrificial Ladle),南方叫超能(Overpowering),西方叫女王(rājshī),北方 叫富庶。风是天国四方的孩子。知道这风乃是天国四方的孩子的人,不会有儿子夭折而忧伤。‘我已知道这风乃是天 国四方的孩子,让我不会因丧子而忧伤。’ 3. ‘我以他不朽的胸怀以及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和这个儿子为安住之所。’ ‘我以生命之气以及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和这个儿子为安住之所。’ ‘我以菩尔(bhūr,菩诃)以及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和这个儿子为安住之所。’ ‘我以菩瓦(bhuvas,菩梵)以及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和这个儿子为安住之所。’ ‘我以苏瓦(svar,须梵)以及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和这个儿子为安住之所。’ 4. 当我说:‘我在呼吸中安住’时,是的,呼吸就是这里存在的一切,无论何物,而我就在其中安住。 5. 而当我说:‘我在菩尔中安住’时,我是说:‘我在大地上安住;我在中间界安住;我在天空安住。’ 6. 而当我说:‘我在菩瓦中安住’时,我是说:‘我在火中安住;我在风中安住;我在太阳之中安住。’ 7. 而当我说:‘我在苏瓦中安住’时,我是说:‘我在梨俱韦达中安住;在夜柔韦达中安住;在萨满韦达中安住。’ 我所说的原是如此。 第十六章 1. 是的,一个人就是一场献祭。他的头二十四年如泼洒晨酒,因为伽耶特里节律有二十四个音节,而泼洒晨酒之时 所唱的正是伽耶特里颂诗。瓦苏们与献祭的这一部分相关。是的,各种生命之气就是这些瓦苏,因为他们使这里的一 切得以延续(√vas)。 2. 假如疾病在这一时期快要将他夺去,让他说:‘啊生命之气,瓦苏们啊,让我继续泼洒晨酒,直到正午献酒的时 分。不要让我这场献祭中止在瓦苏的生命之气的半途。’他就会站起来,自疾病中脱离。 3. 接下来的四十四年为正午的献酒,因为特立什都普(tristubh)节律有四十四个音节,而正午献酒时所唱的正是 特立什都普颂诗。如得拉们与献祭的这一部分相关。是的,各种生命之气就是这些如德拉,因为临走时,他们使这里 的一切忧伤(√rud)。 4. 假如疾病在这一时期快要夺走他的生命,让他说:‘啊生命之气,如德拉们啊,让我继续正午的献酒,直到第三 次献酒的时分。不要让我这场献祭中止在如德拉生命之气的半途。’他就会站起来,自疾病中脱离。 5. 接下来的二十八年为第三次献酒,因为扎伽提(jagatī)节律有二十八个音节,而第三次献酒时所唱的正是扎伽 提颂诗。阿笛提亚们与献祭的这一部分相关。是的,各种生命之气就是这些阿笛提亚,因为临走时,他们将这里的一 切都带走(ādadate)。 6. 假如疾病在这一时期快要夺走他的生命,让他说:‘啊生命之气,阿笛提亚们啊,让我继续第三次献酒,直到生 命的尽头。不要让我这场献祭中止在阿笛提亚生命之气的半途。’他就会站起来,自疾病中脱离。 7. 是的,马希达萨-艾达列亚在说“你何以让我受这病痛的折磨?当我还不该死在它手下”时,他深知这个道理。 他活了一百十六岁。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能活一百十六岁。 第十七章 1. 当人饥饿、干渴和心中不爽时,那就是他的献礼的开始(dīksa)。 2. 当人有吃有喝,心中喜乐时,他就加入了乌帕萨达(Upasada,优婆沙提)仪式。 3. 当人欢笑、进食和做爱时,他就加入了唱诗诵诗(stuta-shastra)的行列。 4. 苦行、施舍、正直、守己、诚实,这就是他交给祭司的礼物。 5. 所以他们说:‘他必生养众多(sosyati)!他已生养众多(asosta)!’这就是他的再生(punar-utpādana)。在 这次献礼之后,死亡只是沐浴。 6. 当郭拉-昂吉拉撒(Ghora āngirasa)对德瓦吉的儿子克里什那(Krsna)讲解这个道理时,他(克里什那)已经 了却了一切欲望,因此他还讲讲到:‘在最后的时分,人还要在三个思想中得到安息:你是不灭的;是不移的;是生 命的本质(prāna)。’梨俱中有诗为证: 7. 从远古的种子而来, 他们看见了清晨之光 在天国的头顶闪亮。 从遍布一切的黑暗中走出, 我们凝望着高天的一道亮光; 是的,我们凝望着那光, 朝向述利亚,这神中之神, 我们已触及了至高无上的光! 真的,至高无上的光! 第十八章 1. 要将心灵尊为梵,以此来尊崇自我。要敬畏诸神,要将空间尊为梵。这两点就是关于自我和诸神的两条教导。 2. 那梵有四个方面(尺),一面是话语,一面是呼吸,一面是眼睛,一面是耳朵。这是指着自我而言的;对神而 言,则一面是火,一面是风,一面是太阳,一面是天国。这两点就是关于自我和诸神的两条教导。 3. 话语确是梵的四分之一,它以火神之光闪亮。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会闪光,带着声誉、辉煌,以及神圣的知识。 4. 呼吸确是梵的四分之一,它以风神之光闪亮。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会闪光,带着声誉、辉煌,以及神圣的知识。 5. 眼睛确是梵的四分之一,它以日神之光闪亮。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会闪光,带着声誉、辉煌,以及神圣的知识。 6. 耳朵确是梵的四分之一,它以天国之光闪亮。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会闪光,带着声誉、辉煌,以及神圣的知识。 是的,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第十九章 1. 太阳是梵,记住这个教导。进一步的解释如下:起初,只有虚空。它存在,发展,并形成一个卵。经过一年的孵 化后破碎分开,卵的一半为白银,另一半为黄金。 2. 那白银就是地,那黄金即是天。原来的蛋壳变成了群山,内膜成了云雾,血管成了河流,其中的液汁成了大海。 3. 然后,自其中诞生了太阳。当它诞生,四面欢呼雀跃,一切生物和愿望都向它伸张。因此,每当它升起,每当它 归来,一切都欢呼雀跃,一切生物和愿望都向它伸张。 4.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尊太阳为梵。结果,那悦人的欢呼将临到他的头上,使他喜乐满怀。是的,使他喜乐满怀。 第四篇 第一章 1. 唵!有一个人叫扎那希如提(Jānashruti),他是扎那希如达(Jānashruta)的曾孙,虔诚的施舍者,慷慨的给 予者,食品的布施者。他在各地建立了接济所,心想“让人人都吃我的粮食吧。” 2. 后来有一次,一群天鹅夜行经过。其中一只对另一只说:“嘿!嚯!短视,短视!那是扎纳西如提的光,他是扎 那希如达的曾孙,他的光在天边展现。别碰它,否则它会烧着你!” 3. 那一只回答说:“过来!你说的那人是谁?怎么听起来跟驾车的莱克瓦(Raikva)一样。”“敢问车的莱克瓦是怎 样的?” 4. “就像掷骰子时,所有点数小的都归于点数最大的赢家,有生之物的所有善举都汇集到他一人身上。凡见过他的 人都跟我这样说。” 5. 扎那希如提,扎那希如达的曾孙恰好听到这话,就起身对从人说:“瞧!你们说起我来就像说起驾车的莱克瓦似 的。”“敢问驾车的莱克瓦是怎样的人?” 6. “就像掷骰子时,所有点数小的都归于点数最大的赢家,有生之物的所有善举都汇集到他一人身上。凡见过他的 人都跟我这样说。” 7. 那从人就出门找,回来了说:“我没找到他。”他就对从人说:“哦,在哪里寻找梵,就在那里寻找他。” 8. 他就走近一个坐在大车下搔痒的人,说:“请问先生,你是驾车的莱克瓦吗?”“啊是的,我就是。”他回答。于是 从人就回去说:“我找到他了。” 第二章 1. 扎那希如达的曾孙扎纳西如提于是就带了六百头母牛和一副金项链,驾着骡车回去找他。他对他说: 2. “莱克瓦,这是六百头母牛,一条链子,并以辆骡车。尊者啊,请你指教我你所敬畏的是什么神明。” 3. 那人回答说:“啊!那项链、大车和母牛你就拿走吧,贱民(shūdra,首陀罗)!”扎纳西如提于是带了一千头母 牛、一条项链,驾着骡车,带着女儿又到他那里。 4. 他对那人说:“莱克瓦,这是一千头牛、一条链子、一驾骡车,还有一个妇人,这就是你所住的村子。恳请你不 吝赐教。” 5. 莱克瓦把头抬起,看都没看他一眼说:“他带着这些来了!贱民,就凭你这一点面子,我这就开口说话。”于是他 就依言在名叫莱克瓦巴那(Raikvaparna)住下,住在马哈瑞沙人当中。然后他对他说: 第三章 1.“风神瓦由真是贪得无厌。真的,一把火烧完之后,就到风里去了。太阳一落山,也到风里去了。月亮垂落天边, 也一样到了风里。 2.当水汽蒸发上扬,也是到风里去。因为风将一切都抢到自己那里。这是关于神明的。 3. 至于人自己:呼吸食贪得无厌的。当人熟睡,他的话语就成了呼吸;他的眼睛也归了呼吸;耳朵也归了呼吸;神 志也归了呼吸,因为呼吸将一切都攫取到它那里。 4. 是的,此二者都贪得无厌:众神之列有风神,生命之气中有呼吸。 5. 从前,肖那卡-卡佩耶(shaunaka Kāpeya)和阿秘普拉塔林-加查森尼(Abhipratārin Kāksaseni)正在坐 席时,一个梵学生向他们行乞。他们不给他。 6. 那学生就说: “一个神(deva)吃掉了四个巨人(mahātman)。 卡佩耶啊,谁是世界的守护者? 虽然他执首各种形体,阿秘普拉塔林, 凡人却不能看见他。 是的,这食品也没有给予它当属之人。” 7. 肖那卡-卡佩耶沉思了一会儿说: “众神的自我,造物之主的自我, 有着金牙的大食者,真正的智者, 人们称他的大能为大; 他吃的并非事物,而他也不被吃。 因此,梵学生啊,我们确实敬畏它。给他施舍吧。” 8. 于是,他们给了他。 这个五加上另一个五就是十,这就是骰子所能得的最大数字。所以在所有地方,最大的掷点就是食物。那就是维 拉支(Virāj)和其他食者。借着它,这世界走向光;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打开,他必得饱足。是的,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第四章 1. 有一次撒铁卡马-扎巴拉(Satyakāma Jābāla)对他母亲扎巴拉说:“夫人,我想过一种梵学生的生活。求你告 诉我,我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世?” 2. 她对他说:“亲爱的,我不知道,不知道你的身世。我年轻时,流落四方做女仆,那时就有了你。所以我不知道 你的身世如何。不过,我叫扎巴拉,而你叫撒鉄卡马。所以你可以说你自己叫撒铁卡马-扎巴拉。” 3. 于是他到哈里德鲁马它-高达马(Hāridrumata Gautama)那里,说:“我想当一个梵学生。尊者,我想拜你为 师。” 4. 他对他说:“亲爱的,请问你出身如何?”他说:“我不知道我的身世如何。我去问过我妈,她说:‘我年轻时,流 落四方做女仆,那时就有了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身世如何。不过,我叫扎巴拉,而你叫撒鉄卡马。’所以先生,就叫 我撒铁卡马-扎巴拉吧。” 5. 他于是对他说:“一个非布拉曼(非婆罗门)是不能作如此回答的。拿柴火来(译注:用于行拜师之礼),亲爱的, 我收你为徒。你没有偏离真理。”收了他做徒后,老师分选出四百头瘦弱的母牛,说:“亲爱的,跟我来。”他一边放 牛,一边对他说:“我要是不带回一千头,我就不回来。”这样,他几年没有回去,直到牛群长到一千头。 第五章 1. 领头的公牛对他说:“撒铁卡马!” “先生!”他回答说。 “亲爱的,我们已经够一千的数了。带我们回到那学者的家去吧。 2. 请让我告诉你梵的四分之一。” “请讲,先生。” 那牛便对他说:“十六分之一是东,十六分之一是西,十六分之一是南,十六分之一是北,这就是梵的四分之一, 它包括四个的十六分之一,名叫灿烂。 3.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灿烂,就会在世上发光闪耀。于是,知道它并 且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灿烂的人,就会赢得闪亮的世界。 第六章 1. 火将告诉你四分之一。”第二天一早,他就赶着牛群上路。到了晚上,他生了一堆火,将牛入栏,然后架上柴火, 坐在火堆西侧,面朝东方。 2. 火就对他说:“萨铁卡马!”“尊者!”他回答。 3. “亲爱的,请让我告诉你梵的四分之一。”“请赐教,尊者。”它就说:“十六分之一是土,十六分之一是中间界, 十六分之一是天,十六分之一是海,这正是梵的四分之一,它包括四个十六分之一,名叫无限。 4.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无限,就会在世上成为无限。于是,知道它并 且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无限的人,就会赢得无限的世界。 第七章 1. 一只天鹅将告诉你四分之一。”又有一个清晨,他又赶着牛群上路。到了晚上,他生了一堆火,将牛入栏,然后 架上柴火,坐在火堆西侧,面朝东方。 2. 一只天鹅飞落到他的身上,对他说:“萨铁卡马!”“尊者!”他回答。 3. “亲爱的,请让我告诉你梵的四分之一。”“请赐教,尊者。”它于是说:“十六分之一是火,十六分之一是太阳, 十六分之一是月亮,十六分之一是闪电,这正是梵的四分之一,它包括四个十六分之一,名叫光明。 4.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光明,就会在世上成为光明。于是,知道它并 且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光明的人,就会赢得光明的世界。 第八章 1. 一只鱼鹰将告诉你四分之一。”又有一个清晨,他又赶着牛群上路。到了晚上,他生了一堆火,将牛入栏,然后 架上柴火,坐在火堆西侧,面朝东方。 2. 一只鱼鹰飞到他的身上,对他说:“萨铁卡马!”“尊者!”他回答。 3. “亲爱的,请让我告诉你梵的四分之一。”“请赐教,尊者。”它便说:“十六分之一是呼吸,十六分之一是眼睛, 十六分之一是耳朵,十六分之一是心智,这正是梵的四分之一,它包括四个十六分之一,名叫有支(Possessing- a-Support)。 4.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有支,就会在世上拥有支柱。于是,知道它并 且尊四个十六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一的梵为有支的人,就会赢得拥有支柱的世界。 第九章 1. 就这样,他回到了老师的家。老师对他说:“萨铁卡马!”“尊者!”他答应着。 2. “亲爱的,你真的象知梵者一样闪亮。请告诉我,谁教导了你?”“他们不是人,”他这样承认。“但请你也赐教; 3. 因为我听到那些和你一样的先生们说,自老师处学到的知识最有助于学生达成正果。”他于是就向他宣扬梵的道 理,直到一览无遗,是的,一览无遗。 第十章 1. 确实,乌帕可撒拉-卡马拉亚那(Upakosala Kāmalāyana)曾与撒铁卡马-扎巴拉住在一起,研习梵学。十二 年中,他一直照看他的火堆。于是,尽管他习惯于让别的学生回家,但从不让他回家。 2. 师母说:“这个梵学生已守了他的道,他看火尽心尽力。不要让这火堆等着你去教他,你自己去教他吧。”但他 (老师)却背着他出游去了。 3. 后来,由于得病,他(乌帕可撒拉)开始不进食。师母对他说:“梵学生啊,吃饭吧。请问你为什么不吃东西?” 他说:“这个人有很多杂念。我全身是病,不想吃。” 4. 这时,火苗们开始彼此交谈:“这个梵学生已经守了道,他看护我们也尽心尽力。来吧,让我们开导他。”于是它 们对他说: 5. “梵是生命。梵是快乐。梵是空。”他就说:“我明白,梵就是生命,但不明白梵还是快乐和空。”它们说:“快乐 (ka)与空(kha)实际是一回事。空就是快乐。”它们继而向他解说生命与空间。 第十一章 1. 于是,主人(Gārhapatya)的火就教导他说:“地、火、食物和太阳是我的形态。太阳之中见到的那个形体就是 我。我就是那个形体!” 2. [众火苗的合唱:]“知道这个道理并敬畏火的人,就能自身驱走恶灵,拥有一个世界,达到生命的极限,长生不 死。他的子孙必不致灭亡。知道这个道理并敬畏火的人,我们在此生及来世都侍奉他。” 第十二章 1. 于是,南边的祭祀之火(Anuvāhāryapacana)就教导他说:“水、天国的四方、星星和月亮是我的形态。月亮之 中见到的那个形体就是我。我就是那个形体!” 2. [众火苗的合唱:]“知道这个道理并敬畏火的人,就能自身驱走恶灵,拥有一个世界,达到生命的极限,长生不 死。他的子孙必不致灭亡。知道这个道理并敬畏火的人,我们在此生及来世都侍奉他。” 第十三章 3. 于是,东边的祭祀之火(āhavanīya)就教导他说:“呼吸、空间、天和闪电是我的形态。闪电之中见到的那个形 体就是我。我就是那个形体!” 4. [众火苗的合唱:]“知道这个道理并敬畏火的人,就能自身驱走恶灵,拥有一个世界,达到生命的极限,长生不 死。他的子孙必不致灭亡。知道这个道理并敬畏火的人,我们在此生及来世都侍奉他。” 第十四章 1. 火苗们于是说:“亲爱的乌帕可撒拉,你已掌握了我们的学问,以及自我的学问,而老师将把道传给你。”就在这 时,老师回家了。老师对他说:“乌帕可撒拉!” 2. “先生!”他答应着。“你的脸像知梵者一样闪亮。请问,是谁教导了你?”“敢问先生,是谁教导了我呢?”这次 他也象上次一样不说出来。“是它们!它们现在的脸色与以前不同!”他指着火苗说。“请问亲爱的,它们究竟告诉了 你什么?” 3. “是这样的,”他终于承认了一切。“是的,亲爱的,它们确实已经告诉了你整个世界。但我还要告诉你一点。正 如水滴不会附着于一张莲叶,知道这个道理的人,邪恶也不会附着于他。”“先生,请赐教。”于是他就开口说话: 第十五章 1.“在眼睛中看到的那个人就是自我,”他说。“它不死且无畏。它就是梵。所以,即使有人朝它泼澄清的奶油或者洒 水,也一滴不沾地从两边流掉。 2.他们称之为‘集可爱于一身者’(samyadvāma),因为所有可爱之物(vāma)都聚集(samyanti)到它身上去了。知 道这个道理的人,所有可爱之物也将聚集于他的身上。 3. 它也是‘赐福者’(vāmanī),因为它带来(√ nī)一切美好之物(vāma)。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带来美好之物。 4. 它还是‘带来光明的人’(bhāmanī),因为它在每一界都闪耀(√ bha)。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在每一世界都会闪 光。 5. 不管他们是否主持火葬仪式,死者都投于烈火之中,并自火中进入白昼,自白昼进入盈月的半个月,自盈月进入 太阳北移地六个月,,自这些月份进入一年,自已年进入太阳,自太阳进入月亮,自月亮进入闪电。然后,就有非人 类的(a-mānava)一位(purusa)在那里出现。 6. 他引领他们到达梵。这条道是通向神的道,通向梵的道。凡踏上这条路的人,不再回到人间。是的,他们不再回 到人间。 第十六章 1.在这里洁净的,是一次祭礼。确实,当他移动,他洁净整个世界。由于他在移动(yan)时洁净这整个世界,他确实 一次祭礼(yajsha)。他的两条路径分别是心智和话语。 2. 布拉曼祭司以其心智构成其中一条路径;赞颂祭司、主事祭司和歌咏祭司以其话语构成另一条。 假如晨祷已经开始,布拉曼祭司在最后一个诗节之前将它打断, 3. 则他只构成一条路径。另一条路径中断了。 正如一条腿的人在走路,或者单轮的马车在行进时将会受伤,这样的祭祀也会收到损害。在这个受到损害的祭祀 以后,主持祭祀者也会受到伤害。他在祭祀之后,情况反而变得更坏。 4. 假如在晨祷结束之后,布拉曼祭司在最后一个诗节前不曾将它打断,则它们构成了两条路径,另一条路径没有中 断。 5. 正如两条腿的人在走路,或者双轮的马车在行进时将非常平稳,这样的祭祀也会十分平稳。在这个受到损害的祭 祀以后,主持祭祀者也强十分平稳。他在祭祀之后,情况就会变得更好。 第十七章 1. 那时生命之主普罗扎帕提正在孵化世界。诸世界受到孵化时,就析出精华:自地析出了火,自中间界析出了风, 自天空析出了太阳。 2. 他孵化这三个神灵。他们受到孵化时,就析出精华:自火析出了梨俱颂诗,自风析出了夜柔礼仪,自太阳析出了 萨满唱诗。 3. 他又孵化这三种韦达。它们受到孵化时,就析出精华:自梨俱颂诗析出了菩尔(bhūr),自夜柔礼仪析出了菩瓦 (hbuvas),自萨满唱诗析出了苏瓦(svar)。 4. 所以,一旦与梨俱颂诗有关的事物受到损害,就要在室主之火前行泼酒礼,并念“菩尔!向你顶礼!”这样,通过 梨俱颂诗的精华,通过梨俱颂诗的大能,他就将祭礼中梨俱颂诗的损害补全。 5. 此外,要是与夜柔礼仪有关的事物受到损害,就要在南方之火前行泼酒礼,并念“菩瓦!向你顶礼!”这样,通过 夜柔礼仪的精华,通过夜柔礼仪的大能,他就将祭礼中夜柔礼仪的损害补全。 6. 此外,若是与萨满唱诗有关的事物受到损害,就要在东方之火前行泼酒礼,并念“苏瓦!向你顶礼!”这样,通过 萨满唱诗的精华,通过萨满唱诗的大能,他就将祭礼中萨满唱诗的损害补全。 7. 正如以硼砂补金器,以金补银,以银补锡,以锡补铅,以铅补黄铜,以黄铜或皮革补木一样, 8. 即便如此,因着诸世界的大能、神祗的大能、三种韦达的大能,人还是能将祭祀中的损害补全。是的,如果祭礼 中有布拉曼祭司懂得这个道理,那祭祀就能补全。 9. 是的,如果祭礼中有布拉曼祭司知道这个道理,祭礼就偏向北方(shankara,吉)。是的,关于这样的布拉曼祭 司,有诗为证: 无论他转向哪条路径, 众人也亦步亦趋。 布拉曼祭司一个人 像狗一样把守着整个祭祀。 是的,知道这个道理的布拉曼祭祀守卫着祭祀,也守卫着祭祀的主持者和所有的祭司。因此,要像这个明道的布 拉曼祭司一样,而不能像那些一窍不通者。是的,不能像那些一窍不通者。 第五篇 第一章 1. 唵!是的,知道首要的和最好的学问者,也将成为首要的和最好的人。呼吸当然就是首要的和最好的。 2. 是的,知道最优秀的道理者,必将称为万民中最优秀的人。话语就是那最好的。 3. 是的,知道这坚实的基础者,必在此岸和彼岸世界有坚实的基础。眼睛确是坚实的基础。 4. 是的,知道那成就者,无论是人间还是神界的愿望,他必如愿以偿。耳朵即是成就。 5. 是的,知道那住所者,必成为他的人民的住所。心智就是那住所。 6. 话说诸生息之间起了纷争,都想做大,都说:“唯我独尊!”“唯我为大!” 7. 生息们就到生主普罗扎帕提处,说:“尊者啊!我们之中何人为大?”他告诉它们:“你们之中谁离开之后使身体 变得最差,就以他为大。” 8. 话语/先走了。在外面待了一年后才回来,说:“你们没有我怎么活啊?”“就跟哑巴一样活呗,不说话,但用鼻子 呼吸,用眼睛看,以耳朵听,以心智想。仅此而已。”话语就回到身体中。 9. 眼睛走了。在外面待了一年后才回来,说:“你们没有我怎么活啊?”“就跟瞎子一样活呗,看不见,但用鼻子呼 吸,用话语(的器官)言说,以耳朵听,以心智想。仅此而已。”眼睛就回到身体中。 10. 耳朵走了。在外面待了一年后才回来,说:“你们没有我怎么活啊?”“就跟聋子一样活呗,听不见,但用鼻子 呼吸,用话语言说,用眼睛看,以心智想。仅此而已。”耳朵就回到身体中。 11. 心智走了。在外面待了一年后才回来,说:“你们没有我怎么活啊?”“就跟傻瓜一样活呗,没头没脑的,但用 鼻子呼吸,用话语言说,用眼睛看,以耳朵听。仅此而已。”心智就回到身体中。 12. 接着呼吸准备离开了,正如骏马奋蹄挣脱它所触及的所有羁绊,将其他生息全都撇在一边。它们就全都过来对 它说:“尊者,请留步!你是我们之中最大的。求你不要离开。” 13. 话语就对它说:“如果说我是最好的,你也同样是最好的。”眼睛就对它说:“如果说我是坚实的基础,你也同 样是坚实的基础。” 14. 耳朵就对他说:“如果说我是成就,你同样也是成就。”心智过来说:“如果说我是住所,你同样也是住所。” 15. 是的,它们不自称为“话语”、“眼睛”、“耳朵”、“心智”,而自称为“生息”,因为生命的气息就是他们的全体。 第二章 1. 它说:“我以什么为食?”“这里的一切,包括狗与鸟,”他们说。所以这就是呼吸(ana)的粮食(anna)。是的, 呼吸是他署名。是的,知道这个道理者,没有一样不是他的食物。 2. 它有说:“我以什么为衣?”“以水,”他们说。所以,人们进食前和吃完后都以水束紧呼吸(漱口)。它习惯有件 衣裳,以不致于裸体。 3. 当撒铁卡马-扎巴拉向哥希如惕-维亚格拉帕提亚讲述这件事时,他还说道:“即便有人对枯木桩说,它也会抽 枝生叶。” 4. 一个人要是想伟大,他就要在新月之夜行预备的奉献之礼(Dīksā),在满月之夜将各种香草、酸乳和蜜混合配成 香膏。 “向至尊者和至善者顶礼!”他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对火泼洒酥油,并将剩下的倒在香膏里。 5. “向最优秀者顶礼!”他以便这样说着,一边对火泼洒酥油,并将剩下的倒在香膏里。 “向坚实的基础顶礼!”他以便这样说着,一边对火泼洒酥油,并将剩下的倒在香膏里。 “向住所顶礼!”他以便这样说着,一边对火泼洒酥油,并将剩下的倒在香膏里。 6. 然后,从火边爬回,将香膏捧在手心,他喃喃细语:“你的名就是他(ama),因为整个世界在你里面如同在家 (amā),因你至尊至上(shrestha),为君为王。愿他带给我无上的尊荣(shraisthya),并使我称为王者!让我心如 愿以偿!” 7. 是的,他于是依着梨俱颂诗的节拍,每吟诵半个诗行就喝一口: “那萨维特里神的食品,”――他啜饮一口 “愿我们也拥有,”――再一口 “这绝美、爽心的食物,”――再一口 *---赐予者的力量!”――再一口 8. 在清洁饮具之后,他躺卧在火塘西侧的地上,或赤身,和垫上一层皮毛,然后屏心静气。如果他能看见一个女 体显现,就知道祭礼已经成功。 9. 有诗为证: 在礼仪之间许下心愿。 如有妇人在梦中显现, 就算大功告成, 当他在梦里看见这一景观。 当他在梦里,看见这一景观。 第三章 1. 希维塔开度-阿如内亚(shvetaketu āruneya)参加过一次邦加拉人(Pashcālas)的大会。当时,普拉瓦罕那 -扎依巴力(Pravāhana Jaibali)对他说:“年轻人,你爸爸教育过你吗?”“是的,先生。” 2. “你知道生命将会走向何处吗?” “不知道,先生。” “你知道他们怎么才能再归来吗?” “不知道,先生。” “你知道两条道路的分别吗?一条通向神,一条通向先人。” “不知道,先生。” 3.“你知道另一世界为什么没有挤满吗?” “不知道,先生。” “你知道为什么在第五次献酒时,水能发出人声吗?” “真的不知道,先生。” 4.“那么,请问你如何说你父亲教过你呢?连这些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能说有人教过他呢?”他就这样闷闷不乐的回 到父亲那里,对他说:“真的,您没有教过我,却说‘我教过你。’ 5.高贵种姓的人(rājanyabandhu)问我五个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他父亲于是说:“你所说的几个问题,我 也一个都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怎么会不告诉你呢?” 6.高达马于是就到王宫里去。国王见了他,礼遇有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议事厅。国王对他说:“尊贵的高达 马,这人世的财富,你可以随便为自己选取一些。”他回答说:“啊国王,愿世间的财富归于你!当着这个少年的面, 你居然对我说这些话!”于是,他有麻烦了。 7.“慢,”他命令他。然后接着说:“高达马,至于你对我说了什么,这样的知识在你以先的布拉曼们是不具备的。 所以普天之下都只能由王侯们来统治。”他接着说:―― 第四章 1.“高达马啊,另一世界是一把火。其中太阳是柴草,光芒为烟,白昼是火焰,月亮是焦炭,群星是火星。 2.众神在这祭火中赐下了信(shraddhā)。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苏摩王。 第五章 1. 高达马啊,雨云就是一把火。其中风为柴草,薄雾为烟,闪电为火焰,霹雳为焦炭,冰雹为火星。 2. 众神在这把祭火里赐予苏摩王。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雨水。 第六章 1. 高达马啊,大地就是一把火。其中年岁为柴草,空间为烟,夜晚为火焰,天国的四分之一为焦炭,四方的交界为 火星。 2. 众神在这把祭火里赐予雨水。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粮食。 第七章 1. 高达马啊,人就是一把火。其中话语为柴草,呼吸为烟,舌头为火焰,眼睛一为焦炭,耳朵为火星。 2. 众神在这把祭火里赐予粮食。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精子。 第八章 1. 高达马啊,女人就是一把火。其中女阴为柴草,诱引之人为烟,阴道为火焰,抽插为焦炭,交欢之乐为火星。 2.众神在这把祭火里提供精子。自这个祭品中诞生了胎儿。 第九章 1. 这样,在第五次献酒时,水确实能发出人声。胎儿在胎膜里怀胎十月或者稍长稍短,就出生了。 2. 既生下来,他就活到他的命数。当他死了,人们将他抬到选定的地方,并为他生一堆火,他从这火中来,自这 火中发生。 第十章 1. 因此,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以及那些在林中敬拜并思想“信就是苦行”的人们,就没入这葬身之火;自这火中进入 白昼,自白昼进入盈月的半个月,自盈月的半月进入太阳北飞的六个月。 2. 自太阳北飞的六个月进入年,自年进入太阳,自太阳进入月亮,自月亮进入闪电。那里,有一位乃是非人(a- mānava),他引领他们走向梵。这就是通向神的旅程。 3. 而那些村居的,以献祭、行善和布施敬拜神灵的人则进入葬身之火的浓烟中,自烟进入夜,自夜进入下半月,自 下半月进入太阳南行的六个月,但他们不进入年。 4. 自这六个月进入先父们的世界,自先人的世界进入空,自空进入月亮,即苏摩王,众神之宴。众神都以他为食。 5. 他们将留在那里,直到他们的功德逐渐消耗完,然后他们由原路回到他们之所从来的地方,正如他们来时一样进 入空,并自空进入风。变成风之后,又化为烟,再化为薄雾。 6. 化为薄雾之后,他化为云。云之后,与雨俱降。这里,他们再生为稻米和大麦、香草与树木、芝麻和豆角,从此 难以出头。因为,只有当别人将他们当食物吃下,化为精子射出之后,他们才有继续幻化的可能。 7. 因此,品行良善者的前途就是进入一个令人愉快的子宫,比如说布拉曼,或刹帝利,和维希亚(Vaishya,吠舍) 的子宫。而那些品行恶劣者的归宿则是一个恶劣的子宫,比方说狗、猪或者流浪儿(candāla,弃儿)的子宫。 8. 但这两条路上的,还不是渺小的、不断归于本体的生灵。那些渺小的生灵真是生来死去,他们属于第三态。所以 另一世界才不会被挤满。也因此,人要设法保护自己,有诗云: 9. 黄金的抢劫者,酗酒之徒, 老师床榻的夜袭者,杀害布拉曼的凶手。 这四种人必降到最低等级, 而与他们相交的人,则降为第五等。 10. 而知道这五种火的人则不染邪恶,即使他们与那些人相交。知道这个道理的人纯粹、洁净,拥有纯洁的世界。 是的,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第十一章 1. 普拉金纳夏拉-奥帕马尼亚瓦、撒铁亚知那-保卢什、因德拉丢姆那-巴拉维亚、扎那-夏尔卡拉察和布迪拉- 阿希瓦塔拉什维是五个大财主,也是渊博的圣歌(shrotriya)学者。一次他们聚到一起,思考“我们的自我(心)是 什么?梵是什么?” 2. 他们一致认为:“是的各位,乌达拉卡-阿如尼是研究这个宇宙(vaishvānara)自我的人,我们去请教他吧。” 他们于是上路。 3. 他心里说:“这五个大财主,渊博的圣歌学者一定会向我提问。我不一定答得出他们的每个问题。我还是将他们 引荐到别人那里为妙。” 4. 他于是对他们说:“各位尊者,实话实说,阿希瓦帕提-凯科亚正好研究这宇宙的自我。我们何不向他求教?” 于是他们一起上路。 5. 当他们到达他家,他数次款待他们。他是那种一起床就吟诗的人: 我的国度没有窃贼, 没有悲伤与酗酒者, 无人不敬拜神,也无人目不识丁, 男子无一不洁,女子无一不贞。 “是的,诸位尊者,我正要做一个祭祀。我给各位祭司什么礼金,我也将同样给予你们。各位请留下。” 6. 他们就说:“真是所言如所思。你知晓那宇宙的自我,请不吝赐教。” 7. 他于是告诉他们:“我明天一早答复。”第二天早晨,他们每人抱一堆柴火回来。他推脱了一下,然后说: 第十二章 1.“奥帕马尼亚瓦,你认为谁是自我?” “当然是天国,我的尊者,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那辉煌灿烂者(sutejas),你们敬畏他为自我。所以你们看见家中有苏摩被榨出(suta),并 且时常不断。 2.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头,”他说。“你们要是没来我这里,你们的人头迟早要落地。” 第十三章 1. 于是他对撒铁亚知那-保卢什说:“普拉金纳夏拉!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太阳,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尊为自我的多。所以你们的家里什么都有。 2. 比如门前母骡拉的大车,侍女,金链。你们吃可口的食物;你们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 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只是自我的眼睛,”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必成瞎子。” 第十四章 1. 于是他对因德拉丢姆那-巴拉维亚说:“维亚葛拉帕迪!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风,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有万千路径者。所以你们的家里有各样的进奉,你们的身后车队纵横。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呼吸,”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呼吸必离你们而去。” 第十五章 1. 于是他对扎拉说:“夏尔卡拉察!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空,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扩张者。所以你们的家里子孙和财富都日渐扩张。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身体(samdeha),”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身体必碎为粉齑。” 第十六章 1. 于是他对布迪拉-阿希瓦塔拉什维说:“维亚葛拉帕迪!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水,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财富。所以你们的家里富足而兴旺。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膀胱,”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膀胱必然胀破。” 第十七章 1. 于是他对乌达拉-阿如尼说:“高达马!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地,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根基。所以你们的家里子孙和牲口都大有根基。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脚,”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腿脚必会萎缩。” 第十八章 1. 于是,他对他们几个说:“是的,你们吃饭,把宇宙的自我看为某种支离破碎的东西。但一个将宇宙之自我视为 有两仪之广的人也将以自省为度量。他在所有世界都有饭吃,做任何东西都有饭吃,以任何本体存在都有饭吃。 2. 那辉煌者(天国)就是宇宙自我的头,那多(太阳)即是他的眼睛,那有万千路径者(风)即是他的呼吸,那扩 张者(空)即是他们的身体,财富(水)即是他的膀胱,根基(地)即是他的脚。他以祭祀之所为胸怀,以圣草为发 丝,以伽而合帕提圣火为心,安瓦哈尔雅帕加纳圣火为神智。他的嘴是阿哈瓦尼雅圣火。 十九章 1. 因此,人所得的第一份食品应该奉献给神。当他献酒时,要边说“生命的气息啊,向你顶礼!”边洒酒。这样,生 命之生息就满意了。 2. 生命之生息一满足,眼睛也就满足了。眼睛一满足,太阳也就满足了。太阳一满足,天国也就满足了。天国一满 足,天国和太阳所统治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光宝气、神圣知识等各方面 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章 1. 他所应奉上的第二次献酒当伴随“维亚那(Vy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维亚那生息也就满意了。 2. 维亚纳生息一满足,耳朵也就满足了。耳朵一满足,月亮也就满足了。月亮一满足,天国的四方也就满足了。天 国的四方一满足,月亮和天国的四方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宝、神 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一章 1. 他所应奉上的第三次献酒当伴随“阿帕那(Ap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阿帕那生息也就满意了。 2. 阿帕那生息一满足,话语也就满足了。话语一满足,火也就满足了。火一满足,地也就满足了。地一满足,地与 火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宝、神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二章 1. 他所当奉上的第四次献酒当伴随“萨马那(Sam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萨马那生息也就满意了。 2. 萨马那生息一满足,心智也就满足了。心智一满足,雨水之神帕尔扎尼亚(Parjanya)也就满足了。雨水之神一 满足,闪电也就满足了。闪电一满足,雨水与闪电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 品、珠光宝气、神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三章 1. 他所应奉上的第五次献酒当伴随“乌达纳(Ud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乌达纳生息也就满意了。 2. 乌达纳生息一满足,风也就满足了。风一满足,空也就满足了。空一满足,风与空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 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宝、神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四章 1. 如果谁在进行阿格尼霍特拉(圣火)献祭(Agnihotra)时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简直是釜底抽薪,或者用水将 奉献浇得灰飞烟灭。 2. 而当他的献祭时懂得这个道理,他的奉献就在诸天成全,在一切存在里成全,在所有实体中成全。 3. 正如火上的芦苇,尖端将立刻燃烧,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在进行圣火献祭时,所有的邪恶都将被烧成粉齑。 4. 这样,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即使将剩余的祭品给一个弃儿,他的奉献也会在宇宙自我里成全。有诗为证: 正如饥饿的孩子围坐在 他们生命的母亲身边, 一切生灵都这样坐在 阿格尼霍特拉献祭的周围。 第六篇 第一章 1. 唵!从前有个人叫希维塔开度-阿如聂亚。他父亲对他说:“你去做梵学生去吧。真的,亲爱的,我们家没有一 个人不知书达理(un-ucya),简直就是布拉曼世家(brahman-bandhu)。” 2. 于是,他十二岁就出家研习梵学,二十四岁回家,自以为非常有学问,骄傲得很。 3. 他父亲问她:“我的爱子希维塔开度,看你自以为是,很骄傲的样子,我问你,你是否知道有句话叫做未闻而得 闻,未思而得思,未解而得解?” 4. “敢问您,这怎么说?” “亲爱的,从一块粘土中就看见所有陶器,其中的变化仅仅是口头的,或者只是名,而实则都是粘土。 5. 亲爱的,同样,从一块铜饰就能知道一切铜器,其中的变化仅仅是口头的,或者只是名,而实则都是铜。 6. 亲爱的,同样,从一只指甲钳就能知道一切铁器,其中的变化仅仅是口头的,或者只是名,而实则都是铁。孩子 啊,学问也是如此。” 7. “是的,那些盛誉之下的人并不知道这些;他们要是知道,为何不曾告诉我?您一定知道,请您告诉我。”“亲爱 的,好吧。”他说。 第二章 1.“孩子,起初,世界只是有(sat),只是一,而没有二。却也有人说:‘起初,世界只是无(a-sat),只是一,二 没有二;自无之中产生了有。’ 2.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说:“自无怎么能产生有呢?恰恰相反,孩子,起初,世界只是有,只是一,而没有二。 3. 它思量它自己“我要是多就好了!我要繁殖我自己!”它就发热。那热也自己思量“我要是多就好了!我要繁殖我 自己!”于是,它就生水。这样,人在忧伤时或是炎热出汗时,就有水出来。 4. 那水思量自己“我要是多就好了!我要繁殖我自己!”它就产生粮食。因此,只要一下雨,粮食就丰盛。我们吃 的粮食就是从水生的。 第三章 1. 这里所提到的事物只有三个本原:卵生的,自有生之物生的,和萌芽生的。 2. 这个神祗自己思量:嗯!我一定要带着这活的灵(自我)进入这三个神灵,并分开名与形体。 3. 我要将它们没个都一分为三。”那神祗于是就带着活的灵进入三神灵之中,并分开名与形体。 4. 它使此三者一一变成三。 是的,孩子,现在告诉你其中每一样是如何变为三的。 第四章 1. 火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火德 (firehood)从火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2. 太阳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日 德(sunhood)从太阳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3. 月亮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月 德(moonhood)从月亮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4. 闪电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闪电 之德(lightninghood)从闪电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5. 是的,大财主和大学者们在引述古话“现在无人能拿出我们闻所未闻、想所未想、解所未解的事物”时,所知的就 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们已经知晓这些三重形体。 6. 他们知道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他们知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他们也知道一切黑色形体都是粮食 的形体。 7. 他们知道一切未知的事物不过是三重形体的组合。是的,亲爱的,从我的话里,但愿你能了解每种神灵在向人显 现之时,是怎样变成三重形体的。 第五章 1. 粮食吃下去后,就分化为三个部分。最粗劣的部分成了粪便;中间的部分变成血肉;最好的部分变成心智。 2. 水喝下之后分化为三各部分。最粗劣的部分成了尿;中等的部分成了血液;最好的部分变成生息(prāna)。 3. 热吃下去之后也分化为三个部分。最粗劣的部分变成骨骼;中等地部分变成脊髓;最好的部分变成话音。 4. 孩子,因为心智失由粮食组成的;生息是由是由水做的;话音是用热做的。”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六章 1. “孩子,乳酪在搅拌时,最好的精华都漂在上面,那就是奶油。 2. 同样,孩子,粮食中最好的精华在吃下后也是往上走,变成心智。 3. 至于水,孩子,喝下去后,最好的精华同样是往上走,称为呼吸。 4. 而热在吃下去后,孩子,它的精华部分还是往上走,变成话音。 5. 孩子,这是因为心智乃是粮食组成;呼吸是由水做成;语音是由热组成的。”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七章 1. “孩子,人由十六个部分构成。十五天不吃饭,还能随便喝水。有水喝,来自水的呼吸就不会离开他。” 2. 于是,他真的十五天不吃。然后他去找他,说:“我该说些什么话呢?”“孩子,要吟诵梨俱颂诗、夜柔礼仪和萨 满唱神曲。”他说:“但真的都想不起来了。” 3. 他于是对他说:“孩子,将萤火虫大小的火炭从大堆火中取走后,就不大会再烧旺。孩子,你身体的十六个部分 中,只有一个部分留下,所以你现在不能晓谕韦达。要吃饭,然后你就明白了。” 4. 他就吃饭。饭后他去找他。不管问他什么,他都对答如流。他于是对他说: 5. “孩子,一粒萤火虫大小的火炭盖上稻草,就能生出一堆猎猎燃烧的大火。 6. 同样,孩子,你的十六个部分全都留下。添上粮食的柴草后就熊熊燃烧。有了它,你就能理解韦达,因心智是由 粮食做成,呼吸由水做成,语音由热做成的。” 这样,他就明白了。真真切切地明白了。 第八章 1. 乌达拉卡-阿如尼对儿子希维塔开度说:孩子,来跟我学习睡眠。当人睡下时(svapiti),就可以说是到达了他 的存在,他已经回归了他的本我(svam apīta)。于是人们就说,“他睡了”,因为他回到了自己那里。 2. 像一只鸟儿用细绳拴着,在飞来飞去无枝可栖的时候,只能落在栓它的东西上面。同样,心智在飞来飞去而无枝 可依之时,就落到呼吸上来。呼吸就是心智的系桩。 3. 孩子,现在跟我来认识饥(ashanā)和渴。当人饥饿(ashishisati)时,只不过是水在离开(nayanti)吃下去的 (√ash)东西罢了。所以,正如人们说“母牛之首”(go-nāya)、“烈马之首”(ashva-nāya)或“万人之首”(purusa- nāya),人们将水称为“万食之首”(asha-nāya,就是饿的意思)。孩子,现在你该明白,身体乃是如萌发的幼苗,不 能无根。 4. 除了粮食,还有什么能做它的根?同样,如粮食为苗,则水就是根;如果水是苗,则热力为根;若热为苗,则存 在为根。万物都是以存在为根,以存在为屋宇,为柱石。 5. 于是,人渴时,热就离开了他原来饮的。正如人们说“母牛之首”(go-nāya)、“烈马之首”(ashva-nāya)或是 “万人之首”(purusa-nāya),人们将热称为“万水之首”(uda-nyā,就是渴的意思)。孩子,现在你该明白,身体乃 是如萌发的幼苗,不能无根。 6. 除了水,还有什么能做它的根?如以水为苗,则热就是根;如果热是苗,则存在为根。万物都是以存在为根,以 存在为屋宇,为柱石。但是孩子啊,这三种神灵在人身上就各自变为三,如前所述。人垂死之时,孩子,他的声音就 入了心智;由心智入呼吸,由呼吸而入热;由热而成至圣,就是精华中的精华。 7. 万有以此为灵魂。它就是真(satya),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九章 1.“孩子啊,如同蜜蜂采集花木的精华酿蜜,将这些精华融合为一。 2.它们就不能辨认说:‘我是这棵树的精华,’‘我是那棵树的精华。’而万物虽都进入存在,却浑然不知‘我们原来 已进入存在。’ 3. 不管它们在世上为何物,不管它们是虎,是狮,是狼,是野猪,是爬虫,是苍蝇,是小咬,或是蚊子,都是如此。 4. 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章 1. “孩子啊,万川奔腾,东水东逝,西水西流。它们来自大海,又归于大海。它们就是大海本身。它们并不知道‘我 是这个水,’或‘我是那个水’。 2. 同样,孩子,万物虽都来自存在,却浑然不知‘我们来自存在。’ 不管它们在世上为何物,不管它们是虎,是狮 子,是狼,是野猪,是爬虫,是苍蝇,是小咬,或是蚊子,都是如此。 3. 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一章 1.“孩子啊,这棵参天大树若是被人击打根部,就会流出水来,但却仍然存活。若打在树腰,也会流水,但也能活。 若打在树顶,也会流水,还是能存活。因为自我弥漫全身,它就能一直挺立,渴饮甘露而怡然自得。 2.如果生命离开了一个树枝,那枝子就枯了。生命若离开另一个枝子,那枝子也枯了。生命离开第三个枝子,它也 干枯了。当生命离开所有枝子,整棵树就干枯了。孩子,要记住这个道理,”他说。 3.“是的,当生命离开,身体就死去。而生命是不死的。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 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二章 1. “到那里拿一个无花果来。” “给您拿来了。” “把它切开。” “切开了。” “你看见了什么?” “许多细籽。” “切开一粒看看。” “切开了。” “你看见了什么?” “什么也没看见。” 2.他于是对他说:“是的,孩子,那精华中的精华你并未看见。是的孩子,自那精华中的精华生出了伟大的尼雅格 罗大,就是神圣的无花果树。 3.相信我,孩子,”他说:“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三章 1.“请将这点盐投入水里。早上来见我。” 他照办了。 他对他说:“你昨晚放在水里的盐在哪里,给我拿来。” 他就抓啊抓,却抓不到,因为盐早就化了。 2.“你从这头舔一点喝喝,”他说。“怎么样?” “咸的。” “从中间舔一点喝喝,”他说。“怎么样?” “咸。” “再从那头舔一点喝喝,”他说。“怎么样?” “也咸。” “把它放到一边,然后过来找我。” 他照办了。回来说:“都一样的。” 他于是说:“是的,孩子,你并未理喻存在。是的孩子,它就在这里。 3.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四章 1.“孩子,就像把一个人的眼睛蒙住,把他从甘达拉领到别处,扔在旷野里。那里,他可能会被风吹到东方或北方, 或南方,因为他蒙着眼被人带走,又蒙着眼被扔在野外; 3. 这时假如有人对他说:‘那边就住着甘达拉人,你到那里去!’他若不是傻子,就会走过一村有一村,靠着一路 打听到达甘达拉人境地。同样,世界上有老师教的人都知道:‘我在被解脱自愚昧之前,还要留在这里。然后,我就 到家了。’ 3. 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五章 1.“还有一个人,病得要死,他的亲戚们都来看望,问他:‘你还认识我吗?’‘你认得出我吗?’只要他的声音还没入 了他的心智,他的心智还没入了呼吸,他的呼吸还没入了热力,热力还没入了最高的神界,他就认得出。 2.然后,当他的声音入了他的心智,他的心智入了呼吸,他的呼吸入了热力,热力入了最高的神界,他就认不出来 了。 3.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六章 1.“还有一个人,叫人抓了起来,并说‘他是小偷!他偷了东西!把斧子烧红了伺候!’如果是他干的,他就使自己 失去了真实。如果他想以一派胡言遮盖自己的恶行,他就会被烧红的斧子烧焦。他就要死。 3. 但如果不是他干的,他的话就是真实的。他说真话,以真理为衣衫,即便手拿烧红的斧子也不会烧伤。人家见了 就会放他自由。 4. 这里所说的这个人不会被烧伤,(因为他是真的),所以整个世界都以真理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 你,希维塔开度。” 他就明白了,真的明白了。 第七篇 第一章 1. 唵!“尊者啊,教导我!”拿拉达(Nārada)一见撒那库马拉(Sanatkumāra)就如是说。 他于是回答他:“请把你平生所学对我说出来,我会告诉你更多。” 2. 他就说:“尊者,我通晓梨俱韦达、夜柔韦达、萨满韦达,还有阿塔尔瓦韦达,还有传奇和故事(itihāsa- purāna),还有韦达的韦达(语法之学)、安魂术(Propitiation of the Manes)、数学、占卜术(daiva)、纪 年学、逻辑学、政治学、神学(deva-vidyā)、梵学(brahma-vidyā)、鬼学(bhūta-vidyā)、权谋术(ksatra- vidyā)、星象学(naksatra-vidyā)、迷魂术(the Science of Snake-charming)及美术(sarpa-deva-jana- vidyā)。我平生所学大抵如此。 3. 尊者啊,我是这样一个人,他通晓经书(mantra-vid)却不懂自我(ātman)。我从先生这样的人那里听得,知道 自我的人就超绝了愁苦,而我却还是一个愁苦者,尊者。你能使象我这样一个人也到达那没有愁苦的彼岸吗?” 他回答说:“说实话,你所学到的,不过是名(nāman)。” 4. 是的,梨俱韦达、夜柔韦达、萨满韦达、阿塔尔瓦韦达、传奇故事、语法之学、安魂术、数学、占卜术、纪年 学、逻辑学、政治学、神学、梵学、鬼学、权谋术、星象学、迷魂术及美术都是名,且仅仅是名。要尊重名。 5. 将名尊为梵的人,名有多少,他的自由就有多少。将名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名更多的东西吗?” “当然有事物不仅是名。” “还望先生赐教。” 第二章 1.“话语(vāc)就比名大。是话语才使梨俱韦达、夜柔韦达、萨满韦达、阿塔尔瓦韦达、传奇故事、语法之学、安魂 术、数学、占卜术、纪年学、逻辑学、政治学、神学、梵学、鬼学、权谋术、星象学、迷魂术、美术,以及天与地、 风与空、水与热、神与人、兽与鸟、草与木、畜与虫、蝇与蚁、对与错、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等为人所知。要 是没有话语,人们就不知对错、真伪、善恶、美丑。是话语是它们为人所知。要尊崇话语。 2.将话语尊为梵的人,话语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话语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话语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话语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三章 1.“心智(manas)就比话语大。正如手握两颗橡子,或者可乐莓,抑或两粒骰子,心智将话语和名都握住。当人通过 心智而想‘我想学诵习经书’,他就会去读书;‘我想做圣课(karma)’他就去做了;‘我想要子孙牛羊,’他就会想这 些事情。是的,自我即是心智;世界即是心智;梵即是心智。 2.将心智尊为梵的人,心智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心智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心智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心智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四章 1.“意念(samkalpa)就比心智大。人有意念就会有心智,就会说出话语,就会以名字道出来。经(mantra)在名中, 业(karma)在经中。” 2.是的,上述的一切都以意念为结合点,意念是他们的灵魂,它们全都建造在意念上。天与地都是借着意念造的, 风与空是借着意念造的,水与热也是接着意念造的。既有了它们,雨水也就形成了;水既形成,粮食也就形成了。粮 食既成,众生灵(prāna)就形成了。生灵既成,经典就形成了。经典既成,圣课也就做成了。圣课既成,世界就造成 了。世界既成,一切也就形成了。这就是意念。要尊崇意念。 3. 尊崇意念为梵的人,必将拥有意念世界;他自己在忍耐,世界就是忍耐的世界;他稳固,世界就稳固;他不移, 世界也必不移。意念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意念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意念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意念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五章 1.“思想(citta)就比意念大。是的,思想的人就有意念,然后就有心智,然后他就说话,就说出名。经在名中,也 在经中。 2.是的,上述的一切都以思想为结合点,思想是它们的灵魂,它们全都建立于思想之上。因此,谁若是学识渊博但 没有思想,人们就会说他‘一无所是,一窍不通!’反之,谁知识不多但富有思想,人们也渴望聆听他的见解。是的, 思想是结合点,思想是灵魂,思想是这一切的支柱。要尊崇思想。 3.崇思想为梵的人,将拥有思想的世界;他自己在忍耐,世界就是忍耐的世界;他稳固,世界就稳固;他不移,世 界也必不移。思想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思想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思想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思想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六章 1.“禅思(dhyāna)就比思想大。大地若在禅思,空气似在禅思,天若在禅思,水若在禅思,山若在禅思,众神若在 禅思。无论谁,都将在此间成为伟大,如同对禅思的一种酬劳。今天,小人们还在争吵不休,搬弄是非,造谣生事, 而君子们却如对禅思的一种酬劳。 2.尊崇禅思为梵的人,禅思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禅思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禅思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禅思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七章 1.“见解(vijshāna)就比禅思大。借着见解,人能理解梨俱韦达、夜柔韦达、萨满韦达、阿塔尔瓦韦达、传奇故事、 语法之学、安魂术、数学、占卜术、纪年学、逻辑学、政治学、神学、梵学、鬼学、权谋术、星象学、迷魂术、美术, 并天与地、风与空、水与热、神与人、兽与鸟、草与木、畜与虫、蝇与蚁、对与错、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食与 饮、此生与来生,所有这些,都是靠见解来把握的。要尊崇见解。 2.尊崇见解为梵的人,将拥有见解与知识的世界。见解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见解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见解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见解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八章 1.“力量(bala)就比见解大。一个有力量者就能使一百个有见解者发抖。人变得强壮也就蒸蒸日上。升着升着就变 成侍从了。侍从久了,就便成学生了。学生当久了,耳濡目染,就有思想了,然后就有了构想,就有行动,继而就成 了有见解的人。大地要借力而立,空气也以力,天以力,山以力,神人共以力,鸟兽皆以力,草木皆以力,兽虫皆以 力,蝇蚁也以力。整个世界都以力而立。要敬畏力量。 2.尊崇力量为梵的人,力量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力量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力量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力量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九章 1.“粮食(bala)就比力量大。人要是十天不吃,他即便活着也眼衰耳聋,不能思考,不能构想,不能行动,不能理 解。一旦开始进食,他就能看见,听见,思考,构想,行动,然后就有了见解。要敬畏粮食。 2.尊崇力量为梵的人,力量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力量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力量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力量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十章 1.“水(āpas)就比粮食大。要是没有好雨滋润,众生就因愁着‘粮食不够’而生病。如果有好雨,一切生命就欢欣, 心想‘这下粮食丰足了’。是水坚实了大地、空气、天空、神与人、鸟兽、草木、畜虫、蝇蚁。它们都因水而巩固。要 敬畏水。 2.尊崇水为梵的人,总是如愿以偿(āpnoti)。水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水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水更大的吗?” “当然有事物比水更大。” “还望先生赐教。” 第十一章 1. “热(tejas)就比水大。是它抓住了风,加热了以太(ākāsha)。人们就说:‘热死了!简直跟火炉一样!肯定要 下雨了!’热确实率先表明了征兆,送来了雨水。于是,天边闪电狂舞,雷声滚滚。人们于是说:‘打闪了!打雷了! 雨要来了!’是它首先展示了征兆,并送来了雨水。要敬畏热。 2. 尊崇热为梵的人,闪亮着,也在脱离了黑暗的光明世界中熠熠发光。热有多大,他的自由就有多大。将热尊为梵 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热更大的吗?” “当然有比热更大的。” “还望先生赐教。” 第十二章 1. “空间(ākāsha)就比热大。空中有日月、闪电、群星和天火。人们对空大喊,或听,或答。人在空中取乐,在空 中烦恼;人在空里出生,又降生于空无之上。要敬畏空间。 2. 尊崇空间为梵的人,必得宽广、闪烁、无垠、无边的世界。将空间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空间更大的吗?” “当然还有比空间更大的。” “还望先生赐教。” 第十三章 1.“记忆(smara)就比空间大。这样,要是许多没有记忆的人召聚在一起,他们相互间也听不懂,也不思考,也不理 解。而一旦他们有记忆,就能听懂,能思考,能理解。借着记忆,父母能认出孩子;借着记忆,能认得他的牛羊。要 敬畏记忆。 2.尊崇记忆为梵的人,记忆有多大,他的自由也有多大。将记忆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记忆更大的吗?” “当然还有比记忆更大的。” “请先生不吝赐教。” 第十四章 1.“希望(āshā)就比记忆大。一旦被希望点燃,记忆就学习经典;被希望点燃,人就会作圣课,盼望子孙和牛羊、 此生和来世。要敬畏希望。 2.尊崇希望为梵的人,借着希望,他的盼望日渐长大,他的心愿从不落空。希望有多大,他的自由也有多大。将希 望尊为梵的人就是这样。” “先生,还有比希望更大的吗?” “当然还有比希望更大的。” “请先生不吝赐教。” 第十五章 1.“生命(prāna)就比希望大。正如轮辐系于轴毂,一切生命的气息都栖于生命。生命于生息同行。生息给予生命, 将生命给予众生灵。父亲乃是生息,母亲也是生息,兄弟姐妹皆是生息;恩师(ācārya)也是生息,布拉曼也是生息。 2.如果有人对人说话粗暴,比如对父母、兄弟姐妹、师长或布拉曼说粗话,别人就会说:‘真可耻!你这弑父者!你 这杀母贼!你这杀兄弟者!你这杀姐妹者!你这杀师者!你这杀布拉曼者!’ 3. 而一旦生命离开了他们,别人就可以用一根拨火棍去翻弄他们,并将他们烧成灰烬,也不会有人说:‘你这弑父 者!你这杀母贼!你这杀兄弟者!你这杀姐妹者!你这杀师者!你这杀布拉曼者!’ 4. 是的,因为生息就是全部。明白这个道理,思想它,理解它的人,必有杰出的口才。即便人家说“你口才真好” 时,也可以直说“我的口才是很好”,而不应加以否认。 第十六章 但是,那谈吐高尚且满有真理的人从来都谈吐高尚。 “那么先生,我也要谈吐高尚,满有真理。” “但一个人必须要渴望了解真理。” “先生,我渴望了解真理。” 第十七章 “是的,人若是知道真理,就会说出真理;不知道真理,就说不出真理。只有知道的人才能说出真理。但人必须 渴望去了解如何知道(vijshāna)” “先生,我很想了解如何知道。” 第十八章 “是的,他思,然后他知道;无思则不知道。只有思后才知道。但人必须渴望了解思(mati)。” “先生,我很想了解思。” 第十九章 “是的,人有信念就会思想;无信则不思。只有信的人才思,但人必须渴望了解信(shraddhā)。” “先生,我很想了解信。” 第二十章 “是的,人成长了就会有信念;没有长大则没有信。只有不断长大(nih + √sthā)才有信。但人必须渴望了解成 长(nih-sthā)。” “先生,我很想了解成长。” 第二十一章 “是的,人活跃才能成长;不活跃则不成长。只有借着活动才能成长。但人必须先渴望了解活动(krti)。” “先生,我很想了解活动。” 第二十二章 “是的,人若喜乐就会活跃;不喜乐则不活跃。只有喜乐才能活跃。但人必须先渴望了解喜乐(sukha)。” “先生,我很想了解喜乐。” 第二十三章 “是的,充实就是喜乐;不充实则不喜乐。只有充实才是喜乐。但人必须首先了解充实(bhūman)。” “先生,我很想了解充实。” 第二十四章 “当人不视杂物,不听杂音,不想杂念时,就充实了。而一旦看杂物就无聊。充实就是不朽;无聊就是必朽。” “充实建于何者之上?” “要建就建于它自己的伟大之上,是的,除非与伟大根本无关。 这世上,人们称牛马、大象、黄金、奴仆、女人、田地、居所为‘大’。我不会这么说;我不会这么说,”他说: “因为它们全都建立于其他事物之上。” 第二十五章 1. 是的,那充实既在下又在上;在东也在西;在南也在北。是的,它就是世界。 下面是关于小我(Ego, ahamkārā-desha,亦通译为“自我”,此处为与宇宙灵魂,生命本源之“大我”ātman区 分,译为小我)的教训: 是的,我既在下,亦在上。我在东也在西;在南也在北。是的,我,就是整个世界。 2. 接下来是关于自我(soul, ātmā-desha,灵魂)的教训: 自我(ātman)既在下,亦在上。自我在东也在西;在南也在北。是的,自我就是整个世界。 是的,明白此理者,思想此理者,理解此理者,以灵魂为喜乐者,灵魂中满有喜乐者,与灵魂有交合之礼者,与 灵魂有婚媾之乐者,是自律的(autonomous, sva-rāj);他在世间有无限的自由。而不明此理者则是他律的(he- teronomous, anya-rājan);他们是行将灭亡的;他们在所有世界都没有自由。 第二十六章 1. 是的,明白此理者,思想此理者,理解此理者,从自我中就升起生命、希望、记忆、空间、热力、水、显与隐、 粮食、力量、见解、冥思、思想、意念、心智、话语、名、经学、业。是的,整个世界,无不出于自我。 2. 关于这一点,有诗为证: 洞见一切的先知看不见死亡, 看不见病痛与悲伤。 他只看得见‘一切’, 并将‘一切’完整地拿到手中。 那自我是一,是三,是五,是七,也是九; 它也被称是十一, 是一百一十一, 也是两万。 纯粹的滋养(āhāra-shuddhi)中有一种纯粹的本质(sattva-shuddhi)。传统(smrti)在纯粹本质中获得了坚 实的支持。在学习传统时要解开千千心结。这个擦净了心中尘土地人,万福的萨那库麻拉(Sanatkumāra)向他展示 了黑暗的对岸。人们叫他思堪达(Skanda)。是的,他叫思堪达。 第八篇 第一章 1. 唵!师尊说道:“看啦!这就是梵天之城,是一间居所,一朵小小莲花。在它以内有方寸空间,其中的奥妙当去 搜寻;那确是人人应当盼望了解的。” 2. 如果学生们对他说:“这梵天之城里的居所,这小小莲花及其花心的方寸之间,竟有什么奥妙,好让我们盼望搜 寻并理解的呢?” 3. 他当回答:“是的,这个世界(ayam ākāsha)之所及,就是心的空间所能触及。在它以内藏有天与地、火与风、 日与月、闪电与群星、人所拥有的与不曾拥有的。是的,一切就在其中。” 4. 如果他们再问:“如果说这梵天之城中真的藏有一切,一切的存在与愿望,那么,当岁月将它夺走,当它枯灭, 那里还有何物能够存留?” 5. 他应当回答说:“人会老去,而它不老;人可能被杀,而它却不会被杀。那才是梵天之城。其中有众多愿望。那 就是自我,它已根除了邪恶,它不老、不死、无忧、不饥、不渴,它的愿望是真,它的意念是真。” 因为,正如这地上,人们尊行王命,他们所渴望的一切,不管是一片王土还是一分田地,就是他们耐以活命的: 6. 当这地上,在因做工而拥有的世界(karma-jita loka)灭亡之后,还有一个因德行而拥有的世界(punya-jita loka)也一样灭亡。 那些还未能找到自我和真望(real desires, satya kāma)之间后去了的人们,对于他们,所有世界都没有自 由。而对那些已经找到自我和真望的人们,所有世界都是自由的。 第二章 1. 如果他向往先父的世界,只要籍着意念(samkalpa),先父就会出现。天因拥有先人的世界而喜乐。 2. 如果他向往先母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先母就会出现。天因拥有先母的世界而喜乐。 3. 如果他向往兄弟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兄弟就会出现。天因拥有兄弟的世界而喜乐。 4. 如果他向往姐妹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姐妹就会出现。天因拥有姐妹的世界而喜乐。 5. 如果他向往朋友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朋友就会出现。天因拥有朋友的世界而喜乐。 6. 如果他向往熏香与花环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熏香与花环就会出现。天因拥有熏香与花环的世界而喜乐。 7. 如果他向往食物与饮品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食物与饮品就会出现。天因拥有食物与饮品的世界而喜乐。 8. 如果他向往歌唱与音乐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歌唱与音乐就会出现。天因拥有歌唱与音乐的世界而喜乐。 9. 如果他向往女色的世界,只要藉着意念,女色就会出现。天因拥有女色的世界而喜乐。 10. 随便他向往什么,渴望什么,只要藉着意念就能出现。他将因此而喜乐。 第三章 1. 这些同样是被虚假掩盖起来的真望。尽管他们是真的,却有一个假的外衣。因为现实确实是这样:人有朋友去世 了,他就再也看不见他了。 2. 但那些朋友中还活着的人,和那些已死的人,以及一切人所向往但无法获得的事物,都能在自我那里找到。因为 那里确有他的真望,尽管包裹着虚假的外衣。 所以,就像不知藏宝地点的人可能一遍遍从宝窟上面走过却浑然不觉一样,人们一天天从梵天之境(brahma-lokā)经 过,却寻不见它,因为它们被虚假的事物引入歧路。 3. 是的,这自我(灵魂)就在心中。词源学(nirukta)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它在心里(hrdy ayam),所以它就是 心(hrdayam)。是的,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每天都进入天国(svarga loka)。 4. 现在,那从躯体飘出且上升的安详者达到了那至上的光,并以他的本体显现――他就是自我”他(师尊)说:“他不 死、无畏。那就是梵。”是的,梵的名字就是真(satyam)。 5. 是的,这是它的三个音节:sat-ti-yam。这里,sat (存在)是不死的;ti是将要消失的;而yam则使人可以将 二者一同把握。因为借着它,人将二者一起抓住(√yam),所以才有这个yam。是的,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每一天都进 入天国。 第四章 1. 自我也是将不同的世界分开的桥。在那桥上,穿不过白昼、黑夜、岁月、死亡、悲伤、幸福、作恶。 2. 所有的邪恶都将回来,因为梵天之国容不得邪恶。因此,一穿过那桥,如果他是盲人,就能看见了;如果他正生 病,病就好了。因此,一穿过那桥,黑夜夜如同白昼,因为梵天之国有长明的灯。 3. 但是,只有那些做梵学生的寒窗苦读而熟读经书(brahmacarya)的人,是的,只有他们才拥有梵天之国。在所 有世界里,它们都无限自由。 第五章 1. 人们所说的献祭(yajsha)其实就是去做梵学生苦读经书,因为只有借着梵学生的苦读,那个知道梵的真理者 (ya jshatr)才能找到那梵天之国。而人们所称的祭品(ista)就是梵学生的苦读生涯,因为只有在苦读中求索过 (istvā),才能找到自我。 2. 而人们所说的“拖延了的献祭”(sattrāyana)也就是梵学生的苦读生涯,因为只有梵学生的苦读,才能发现真 (sat)的保护(trāna)。而人们所说的“沉默的苦行”(mauna)其实也是梵学生的苦读生涯,因为只有在梵学生的苦读 中求索之时,他才真的在思考(manute)。 3. 人们所说的“不断的斋戒”(an-āshakāyana)也就是梵学生的苦读生活,因为人通过梵学生的苦读而寻找到的自 我是不灭的(na nashyati)。而人们所说的“入林隐修”(aranyāyana)也就是梵学生的苦读生活。是的,在距此世 的第三层天界中有两个海,分别就叫作阿拉(Ara)和尼雅(Nya)。还有一座湖泊名叫爱兰马迪亚(Airammadīya),就 是供应爽快和欣喜的意思。那里,有多汁的无花果树,有梵天的根据地阿帕拉执达(Aparājitā,金汤之城),有主 (prabhu)的金殿。 4. 但只有在梵学生的苦读中找到了阿拉海和尼雅海的人才拥有梵的国度。在所有的世界里他们都享有无限的自由。 第六章 1. 正如心的几个通道是由最精华的部分组成,分别呈红棕色、白色、蓝色、黄色和红色。因此有道是:是啊!那太 阳是棕红色,是白色,是蓝色,是黄色,是红色。 2. 正如一条通衢连接两个村镇,太阳的光线也射向两个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它们自遥远的太阳延伸而来, 辗转到这些通道里。它们从这通道里延伸而去,辗转到那太阳之中。 3. 当人熟睡之际,沉着、平静,并不知道有梦。然后,他就辗转进入了这些通道,没有邪恶能碰到他,因为那时他 已进入大光之中(tejas)。 4. 当他重又醒来,坐在他身边的人问:“你认识我吗?”“你认识我吗?”只要他还没有灵魂出窍,就认得出他们。 5. 但是,一旦他的灵魂离开躯体,他就与太阳的光线一同上升。心里想着唵,他就飘上天了。只要一有人指引他的 灵魂,他就立即到达太阳。那就是灵界之门,知道者的入口,不知道者却步之处。 6. 关于这一点有诗为证: 心有一百零一个通道, 其中一条通向头顶。 再向上,就到达不死之地, 而其他的则通向四面八方。 第七章 1.“那全然无恶、不老、不死、无忧、不饥、不渴的自我,它的愿望是真,他的意念亦是真。当要寻找它,当要理解 它。找到并理解了自我的人就拥有了所有世界”普罗扎帕提如是说。 2.神与鬼(deva-asura)都听见了他的话。它们就说:“来吧!我们来寻找自我,就是那谁要是将其找到就可以拥有 所有世界,并遂了所有愿望的自我!”于是因德拉就自众神中走到他跟前,维洛加纳(Virocana)则自列鬼中出来。 于是,岁未预先约定,两位都来到普罗扎帕提面前,手里拿着柴火。 3. 后来的32年中,他们俩就做梵学生,过着苦读的生活。有一次普罗扎帕提对它们说:‘你们过这样的生活,求的 是什么呢?’它们回答:‘是自我,无恶、不落、不死、无忧、不饥、不渴,它的愿望是真,它的意念也是真的自我。 当要求索它,并明白它的道理。找到自我的人,就拥有所有的世界,一切都如愿以偿。人们都说,这就是你曾亲自说 过的话。我们在此苦读,求的就是这个。” 4. 普罗扎帕提就说:“眼中所看见的人形,就是我所说的自我。它是不死且无畏的。它就是梵。”“那么尊者啊,人 们在水中和镜中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在这些中所见的,都是同一的,”他说。 第八章 1. “在一盆水里照照自己。对自我如有任何疑问,就问我。” 两位于是就对一盆水看着。 普罗扎帕提旧问:“看到什么了?” 他们答道:“尊者,我们见到了与自我所恰好对应的一切,连同须发和指甲!” 2. 普罗扎帕提旧对他们说:“去打扮一下,穿上盛装、戴上配饰,再到一盆水利看看。”他们就精心打扮自己,穿上 盛装、戴上配饰,在朝水盆中看。普罗扎帕提旧问二人:“看到什么了?” 3. 他们就回答说:“先生,看见的如我们一样,精心打扮的、盛装的、戴上配饰的。先生你来看,打扮得漂漂亮亮 的、穿着盛装、配饰叮当。”“那就是自我,”他说:“它不死且无畏。它就是梵。”于是带着平安喜乐的心(shānta- hrdaya),二人去了,继续苦读。 4. 普罗扎帕提目送着二人,说:“他们还没有找到自我,还没有明白就走了。无论谁,只要还未发现自我的奥秘, 无论他是神还是人,都仍是必死的。” 于是,带着频干的心,维洛加那(Virocana)去到列鬼那里,对它门宣说这个奥义:“自我在这地上当受愉悦,当被 事奉。在地上愉悦了自我并事奉它的人,将拥有两个世界,此世与来世。” 5. 所以,直到现在,对于不施舍者、不信者(a-shraddadhāna)、不敬神者,还有道是:“哦,鬼魅(āsura)一般 的!”因为奥义书中说,鬼魅就是这样的。它们在死者身上(sharīra)装饰他生前所乞讨来的,穿上衣裳、还戴上什 么饰品,因为它们以为,这样他们就能赢得来世。 第九章 1. 但后来,因德拉在还没有到达众神那里之前就察觉有些不对劲:“是的,正如肉身(sharīra)打扮起来,它(肉 体自我)也打扮起来;肉身穿戴起来它也穿戴起来;肉身装饰起来它也装饰起来。那么肉身如果盲目,则它也盲目; 肉身跛足则它也跛足;肉身残废它也残废。肉身一死,它也立即死去。这多没意思。” 2. 于是,他怀抱一捆柴火回来了。普罗扎帕提旧对他说:“马伽万(Maghavan,慷慨者)啊,你回来干什么?你不 是已经跟维罗加纳一块带着宁静的心走了吗?” 他就说:“是的,正如肉身打扮起来,它也打扮起来;肉身穿戴起来它也穿戴起来;肉身装饰起来它也装饰起来。那 么,肉身如果盲目,则它也盲目;肉身跛足则它也跛足;肉身残废它也残废。肉身一死,它也立即死去。这多没意 思。” 3.“马伽万啊,它原本不过如此,”他说:“然而,我还要给你讲述更多的道理,跟从我再学32年吧。” 于是他就跟从他又学了32年。 普罗扎帕提于是对他说:―― 第十章 1. “那在梦里欢喜游历的,就是自我。”他继续着:“它不死且无畏,它就是梵。” 于是,因德拉带着宁静的心走了。 还没有回到众神那里之前,他就发觉有些不对:“这么说,身体如果盲目,它(自我)却不盲目;身体跛足它却不 跛足;身体残废它却不残废。身体有什么病痛,都不关它的事。 2. 身体被杀,它却不死。身体跛足,它却不跛。然而看上去,它也像是被杀了、被剥光身体,历经同样的不幸遭 遇,甚至同样会饮泣。这有什么好玩的?” 3. 于是,他他怀抱一捆柴火回来了。普罗扎帕提旧对他说:“马伽万啊,你回来干什么?你不是已经带着宁静的心 走了吗?” 她就说:“这么说,身体如果盲目,它(自我)却不盲目;身体跛足它却不跛足;身体残废它却不残废。身体有什 么病痛,都不关它的事。 4. 身体被杀,它却不死。身体跛足,它却不跛。然而看上去,它也像是被杀了、被剥光身体,历经同样的不幸遭 遇,甚至同样会饮泣。这有什么好玩的?” “马伽万啊,它原本就是这样,”他说:“然而,我还要给你讲述更多的道理,跟从我再学32年吧。” 于是他就跟从他又学了32年。 普罗扎帕提于是对他说:―― 第十一章 1. “却说人深睡之时,完全沉静、平安,也不觉得有梦。这就是自我。”他接着说:“它不死且无畏,它就是梵。” 于是,因德拉带着宁静的心走了。 还没有回到众神那里之前,他就发觉有些不对:“这么说,这个自我肯定不知道他自己(ātmānam)就是那个人, 也不明白周围的事。他成了已经灭亡的人。这多没有意思!” 2. 于是,他他怀抱一捆柴火回来了。普罗扎帕提旧对他说:“马伽万啊,你回来干什么?你不是已经带着宁静的心 走了吗?” 他就说:“这么说,这个自我肯定不知道他自己(ātmānam)就是那个人,也不明白周围的事。他成了已经灭亡的 人。这多没有意思!” 3. “马伽万啊,他原本就是这样,”他说:“然而,我还要给你讲述更多的道理,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了。你跟从我 再学5年吧。” 于是他就跟从他又学了5年。这样,他一共学了101年。正如人说:“马伽万跟随生命之主,寒窗苦读了101年。” 普罗扎帕提于是对他说:―― 第十二章 1. “马伽万啊,这肉身(sharīra)原本是速朽的,它属于死神。但它确实又是那不死且无畏的自我的基础。是的, 具形体的人都被快乐和痛苦占有,因此当他还具形体的时候,就无法脱离快乐和痛苦而自由。而当他无形无体,快乐 和痛苦就无法触及他了。” 2. 风没有形体。云、闪电、霹雳俱都没有形体。故此,当它们上升到达彼岸世界的至上光明时,就以原形显现。 3. 那个沉睡宁静地人(samprasāda)也是这样。当他肉体上升,到达至上光明时,就以原形显现。这个人就是那至 上者(the supreme person, uttama purusa)。他在那里漫步、欢笑、游玩、享受云雨之欢、犬马之乐,或者与 朋友交游,根本就不记得还有身体这个累赘。正如戴枷的牲口拉着车,这灵魂也被身体枷锁。 4. 而当他遥望星空,就是守望者(cāksusa purusa);眼睛是看的工具。而当他想道‘让我来嗅闻一下’时,那就 是自我;鼻子是用来嗅闻的。而当他想到‘我要说话’时,那就是自我;口舌是用来发声的。而当他想到‘我要听’时, 那就是自我;耳朵是用来听的。 5. 而当他想到‘我要思想’时,那就是自我;心智(manas)就是他的天眼(daiva caksu,或灵眼)。是的,他尾心 智的天眼亲证了愿望,体验了享乐。 6. 是的,是的,梵界的众神也敬畏自我。所以它们拥有一切世界,并且遂心所愿。找到病明白了自我的人,也将拥 有所有世界,并且万事如意。 普罗扎帕提如是说。是的,普罗扎帕提如是说。 第十三章 自黑暗我走向五彩缤纷, 自五彩缤纷我进入黑暗。 我抖落一身尘土 正如烈马扬鬃。 我抛下一具肉体, 如明月自天狗(Rāhu)之口逃脱。 我,一个完美的灵魂, 走进了永存的梵天之境。 是的,我已身在其中。 第十四章 是空补全了名与形, 而它们所身在其中的,就是梵, 就是那不死的自我。 我去了生命之主的家,入了他的殿。 今天,我是布拉曼的荣光, 是一个王子,百姓的骄傲。 我已握住了这辉煌的时刻。 但愿我,这光中之光 不致走回那灰白、没齿的往日。 那没齿、昏暗的岁月, 永远不要回去。 是的,永远脱离那幽暗的时光! 第十五章 1. 梵将这个秘密对生命之主说,生命之主又告诉马努,马努又告诉地上所有的人。 按照定制,入住先生家里,并在侍奉师尊之余学习韦达的人;在出师回家之后,又在本乡本家找一处清静地方 自己继续研究韦达,且结果子的人;将自己全部感觉都聚于自我的人;那除了在那神坛之上从不杀伤他物(tīrtha) 者;那终其一生如此生活者,必进入梵天之国,且永不复归。是的,永不复归。 (歌者奥义书完)